反射波测量是检测基桩完整性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理论基础是一维应力波理论。而基桩反射波法受锤击或受力杆冲击,点振源在桩顶近似,桩顶附近桩截面各质点速度不一致。尤其是大直径灌注桩,三维效应更为明显,在测试实践中表现为信号的高频干扰。为了将基桩动测声测管反射波法应用于大直径灌注桩,有必要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实际测量中采取措施减少信号的高频干扰。
钻芯法的缺点:a:由于钻芯时间较长,对工程进度有一定影响。b:测试费用和工程费用有所增加。c:难以完全推广,影响岩心钻探成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d:仅适用于钻孔(冲孔)桩、人工挖孔桩、复合地基等。不适用于管桩和沉管灌注桩,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我省的岩心钻探人员多由原地质勘探部门或外来务工人员组成,采用的方法也是地质勘探的钻探方法。实际上桩基声测管探测的岩心钻探方法与地质勘探完全不同。岩心钻探方法要求钻探的垂直度、取芯率和取样长度远高于地质勘探的要求,这就要求钻探检查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钻探技术,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岩心和现场控制能力,这可以以钻机为基础。
钻机必须采用液压操纵的高速钻机,参数应满足以下要求:额定更大
速度不低于790 r/min;调速范围不小于4档;额定配合压力不低于1.5兆帕,配有相应的钻机和坚固的底座,不能选用垂直轴松动过大的钻机。钻具必须选用双管单动钻具,严禁使用单管单动钻具。钻芯样的真实程度与选择单管钻进还是双管钻进有很大关系,直接影响桩完整性类别的判断。双管可以保证和提高钻孔灌注桩混凝土芯样的完整性,而单管根本达不到取芯的目的,尤其是对桩底沉渣厚度的判断根本不准确。金刚石钻头必须用作钻头。金刚石钻头与铰刀和卡簧的匹配和使用尤为重要。必须在金刚石钻头和中心管之间安装铰刀,以校正孔壁。铰刀外径应比钻头外径大0.3-0.5毫米,卡圈内径应比钻头内径小0.3毫米左右。金刚石钻头和铰刀应按先大后小的顺序使用。
一般来说,钻孔的数量和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桩径小于1.2m的桩,钻孔数量可为1-2个,桩径为1.2-1.6m的桩,钻孔数量为2个,桩径大于1.6m的桩,钻孔数量为3个。当有一个钻芯孔时,宜在距桩芯10-15cm处钻孔;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钻芯孔时,钻孔位置应在距桩芯0.15-0.25d范围内均匀对称布置。
当选择钻芯法验证桩身质量、桩底沉渣和桩端持力层时,测试桩的钻芯孔数可为1孔。
在钻孔过程中,可以根据沉积物含量和回水颜色来判断是否钻至桩端持力层。钻至桩底时,为了检查桩底沉渣或虚土的厚度,需要降低压力,慢慢钻。钻具突然下落时,应立即停止钻孔,及时测量机器上多余的脚,并准确记录孔深及相关情况。岩心钻探方法作为桩基声测管检验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直接关系到岩心钻探方法能够解决的问题。
桩完整性的判断。根据混凝土芯样的连续性、完整性、胶结性、裂缝符合性和骨料分布等因素,可以准确、客观地判断桩的完整性类别。检查施工桩长度。根据钻杆的钻孔深度,可以准确检查桩基施工的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