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土地划拨和出让的区别是什么

在我国,土地的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因此土地的使用是需要进行审批的,那么国有土地划拨和出让的区别是什么?土地划拨的特征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国有土地划拨和出让的区别是什么
国有土地划拨和出让的区别:主要是无偿和有偿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区别,国有土地划拨是依法经过当地主管部门的同意,划拨一片土地可以无偿使用,出让则是需要经过竞拍等方式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并且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
二、土地划拨的特征
(一)土地划拨具有公益目的
只有为了公益事业和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才会进行土地划拨。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适用土地划拨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公益项目包括:
1、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2、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3、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
4、其他。
(二)土地划拨具有无偿性
政府批准产生了划拨土地使用权,划拨土地使用者在交纳征用补偿安置费后即可取得土地使用权,不需要向国家交纳出让金和签订任何合同。划拨土地使用者只需要进行登记以确定土地使用权的范围并表明取得划拨土地使用权即可。
(三)土地划拨具有无期限性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2条规定,“依照本法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而由于土地出让产生的土地使用权是有期限的,如住房用地70年,到期后有偿使用。
(四)土地划拨是具体行政行为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划拨土地使用者取得划拨土地使用权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因此土地划拨不是一个民事法律行为,而是一个涉及政府和划拨土地使用者的具体行政行为。
三、土地划拨程序是怎样的
(一)申请
由建设用地单位持经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初步设计、年度基本建设计划等有关文件向拟划拨土地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
(二)审核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建设用地申请进行审核,划定用地范围,组织商定用地补偿、安置或者拆迁安置方案。
(三)批准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规定的权限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经批准后,由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给建设用地批准书。
(四)划拨土地
由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有关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文件所确定的用地面积和范围,到实地划拨建设用地。
(五)登记
建设项目竣工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核查实际用地,经认可后,办理土地登记手续,核发国有建设用地使用证。
对土地的使用或者使用权的处分,都要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否则就是违法行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国有土地划拨和出让的区别是什么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