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蝴蝶兰切花生产作了一个简单的描述。当然,本文并没有包含全部,栽培也会因新的技术和知识的产生而改变。欲了解本文的详细资料,可与安祖公司直接联系。
蝴蝶兰简介
蝴蝶兰属于植物界最大的科——兰科。属于单茎类,主茎在一年中持续生长并且每个叶腋只抽出一个花茎。蝴蝶兰有肥厚多肉的叶片。自然条件下,在整个亚洲热带地区都有蝴蝶兰的分布。在野生条件下,最适合的生长温度白天28℃-35℃,晚上20℃-24℃,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也更喜欢高遮荫的条件。蝴蝶兰通过根和叶吸收营养,根系也可以固定植株。
安祖公司的蝴蝶兰育种工程
安祖公司有一大批专业的盆栽和切花用蝴蝶兰育种工作者。这也是安祖公司和其他蝴蝶兰供应商的区别:安祖是唯一一家将切花用蝴蝶兰列为育种计划的公司。
亲本的遗传差异是保证能不断育出更多、更好的新品种的基础。在过去的40年中mr. arndt已经积累起一大批的植物材料,包括特别选择的亲本和亚洲的一些种类。通过从植物材料库中杂交,从后代中选择表现最好的植株进行扩繁来培育新品种。顺利的话,一个新品种的产生需要7-9年:杂交到结子6个月,播种到实生苗1年,实生苗到开花1.5年,使用1支花梗制作组培苗2年,组培苗到开花1.5年,这已经是6.5年了。只有到此时你才能开始大量繁殖,这也需要几年的时间。
安祖的蝴蝶兰育种计划有两个主要的方向:1.不同花型和花色的切花用品种;2.不同花型和花色的盆花用品种。
选择标准
选择切花品种最重要的标准是:花梗数量,颜色,产品优质率,尽量少的分枝,花梗的粗度强度,花梗和花朵的发育,花形、植株的发育状况,叶序,采后耐贮性与瓶插寿命等。特别是最后一项,要重点考虑,因为蝴蝶兰瓶插寿命的遗传差异较大,可以从5天到6周以上不等。除了这些主要的,在评价时还有许多次要的选择标准要考虑,如生产过程中的植株损失率与抗病能力等。
种植材料
安祖公司提供组培苗和穴盘苗。组培苗需要特别订购。穴盘苗与组培苗相比可以有效减少植株死亡率,并可提前5-7个月的栽培期。每盘40株,到达消费者手中时在穴盘中生长一致的小苗可立即移栽。
当穴盘苗长到具有2或3片生长良好的叶片时可以移植。移栽前穴盘苗必须经过分级。安祖公司没有进行此分级工作,这通常需要栽培者来操作。总的来说,植株分为较大和较小植株两个等级。较小植株需要3-4个月或更长的栽培时期。栽培初期把分出来的小植株集中在一起会促进生长。小植株再次种植在盘里通常会导致发展迟缓和增加额外的工作量,因此并不推荐。
当植株到达栽培者手中后,要把年幼的植株打开包装并使之适应栽培者苗圃中的栽培环境,然后上盆。把植株放在空盆中合适的位置,然后倒入基质。要确保小苗垂直,位置在盆的中间而且要保证正确的高度。植株生长点过深易感病害,过浅会支撑不良。移植时确保幼株的生长点没有受到过分的挤压,因为这可能导致叶子变形或生长点的永久伤害。
栽培计划
切花蝴蝶兰的栽培包括两个阶段:1.生长阶段:自小苗至成熟株;2.开花阶段:催花和切花销售。
生长阶段 开始栽培时,小一些的植株或分级较小的小苗被栽培在一起。大型品种和较大等级可放置成方形。合适的盆间距很重要,可以避免长成又细又长的叶片。植株太过拥挤会因光照、营养和水分的减少而停止生长,这意味着生长将会出现不一致。
在欧洲,生长阶段所需的植床面积约为总栽培面积的10%。切花蝴蝶兰需求空间和生长期如下表:
当植株发育到4或5片叶子时,就可移植在15-17cm盆中,盆的摆放间距此时可以固定。具有较大叶长的品种所需的间距比那些株型紧密的品种要大。在植株长到足够大,且具有良好根系时,植株就可以作为开花株。
开花阶段 每平方米平均有20株植株。从小苗到商业生产共有5年。为了得到高质量的产品,在开始切花前确保植株营养生长足够和根系发育良好非常重要。那些株型较小或根系发育不完全的植株,花梗较短而且花朵较小,瓶插寿命也不会长,至下次抽梗所需的时间也更长。
蝴蝶兰最好栽培在透明的容器中,这样可以保证生长更有活力,根系发育也更好。容器放置在开敞苗床上,大盆还可以放在网状苗床上,以保证通风良好。活动苗床又要好于固定苗床。活动苗床的宽度要小于1.6米,高度要适当,以便于切花工作的进行。
基 质
选择基质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确保大颗粒的存在利于排水,细粒的存在利于水分和营养的保持与传递。基质若含有过量的灰尘会导致盆底部结构太过紧密。作为切花栽培的基质,持久耐用和良好的排水能力非常重要。在荷兰通常是用树皮和2-3kg/m3的泥炭藓。粗的树皮通常适合于大一些的盆,但要混合熔岩介质和黏土颗粒。在17cm的盆中加入泥炭藓可以确保介质内水分分布均匀,特别是在第一年的栽培中尤为重要。在一年内草炭会腐烂,但到那时候根系已经充分扩展了。
除了基质外,容器的排水性也很重要。容器底部应该有足够多孔洞以利于排水。灌溉后,盆底积水时间不宜过长。透明容器可使根部长久保持活力。如果根系仅仅贴着盆壁生长,那就是没发育好。如发生上述情况,灌溉后,水和营养的吸收只能是在浇水的那一刻,未来花梗的品质则变得更差。可以通过使用透明盆检查根系活力和扩展情况。
在移植后第一个月要特别注意保持基质湿润,上层不要太干。在开始的几周时间基质水分波动太大则在栽培后期难以补救。基质太湿也会有问题,允许基质轻微干燥非常重要。
灌溉系统
灌溉方法:1.使用滴灌管路;2.固定喷嘴,由上而下灌溉;3.人工灌溉;4.结合上面的方法。
叶面施肥时蝴蝶兰叶片极易通过叶片从肥料中吸收尿素。此外,根部需要多孔渗水的基质,尽管有负面的毛细效应。在生长初期,从上部利用洒水装置或喷雾进行灌溉对植物很有用。在开花阶段为避免由于水渍引起的问题如花瓣斑点优先选择滴灌。在花梗有许多花时,自上方浇水易造成花梗折断。
灌溉水不得含有化学物质和可见的杂质。水中所含的大量元素如钠和氯不得超过100mg/l,重碳酸盐也不能过量。如果没有良好水源,利用逆渗透处理的水非常必要。植株所需水量与气候、基质和株龄有关。在西欧,水量大约如下:冬天每7-10天1次,夏天每5-7天1次。在生长阶段为避免对根的损伤,所用的灌溉水温度为18℃-20℃。
在生长期移至大盆开始的几个月,水分必须从上方施用。这不仅可以保证基质充分湿润还可避免上层发生盐化作用。在根系发育完全后可以采用滴灌系统。每年至少一次从上部给水以淋洗基质,避免盐化作用的发生。
肥 料
蝴蝶兰可施用复合肥、单肥或直接施用氮肥。每个品种独立使用搅拌槽。使用基肥时确保其中含有dolokal ( 3-4 kg/m3)和pg混合物。ph值范围为5.2-6.2。营养液的ec值应在0.8-1.2ms/cm的范围;需要注意过量的氨态和尿素形态的氮肥会导致叶片徒长。考虑到蝴蝶兰对co2的需求较少,不需再额外补充。
开花阶段
植株具有5片成熟叶片时可进行催花。当植株完全成熟而且经历一段过渡时期会自然抽出花梗。轻微胁迫也会诱导开花。在不调节温度的情况下,从40周自然催花,第二年2月或3月可以出售。调节温度和光量可以控制花期。这种操作在实践中应用很少,因受了季节因素影响,但将来会用得越来越多。花梗上的所有花蕾除最后一朵其他都开放时即可收获。大约在花茎基部3节处剪下花枝。第二支花梗从余下的花芽发出,一般是顶芽。也可以剪下整个花梗,新的花梗将从基部发出。这样做的缺点是花梗发育所需时间比从花芽发育要长。采用哪种方法取决于所需的花梗品质和销售计划。除了第一支花梗,只要植株的状况良好,第二次可有两支花梗形成。平均每株每年大概可产2.5支花梗。花梗抽出后用吊绳保持直立以避免扭曲变形。
未成熟植株开花问题
在生长期,未成熟植株抽出的花梗需要及时摘除。在花梗柔软时可以人工摘除。如果花枝已变硬,则需要借助工具。为避免某些病毒病的传播,工具和手都需要消毒。在生长期维持27℃的温度可避免早花现象。
气 候
温度 蝴蝶兰是热带植物,温度要维持在15℃至34℃之间。最适的生长平均温度在生长期是26℃-27℃,花期是19℃-21℃。可以利用4-8周的18℃-20℃的条件诱导产生更多的花梗。当光照不足或日温过高时,要维持18℃诱导花芽的产生。因为花期也要保证叶片的生长,我们不建议长时间的低温。光照不足时,如果温度在23℃以上超过24小时会导致过多的营养生长,花苞减少。
光量 在荷兰地区,栽培中保证充足的光照供应对适当的叶和茎的发育非常重要。过量光量会导致叶灼。光量不足则会导致植株零乱四散和品质不良,花苞不足和根发育不良。阳光强烈的日子,需要遮光80%-85%,可以用白色涂料或掩蔽物。
在热带地区栽培,遮荫网应遮住85%-90%的光照。有两种网可供选择:遮荫65%的固定网和遮荫65%的活动网。在阳光充足和一天正中时活动网可以拉上,避免光照高峰。在多雨的地区推荐使用塑料网,这样会干燥一些,减少病害的发生。另一个好处是减少基质中营养物质的流失,盆中养料将保持最适宜浓度,从而促进植株生长。
下面是不同栽培阶段植物所需的光量:生长阶段5000-8000lux,开花阶段8000-15000lux。在一些全年光量恒定的地区,光量可提高20%。但要保证是散射光,使植株有一个缓慢的适应过程。同时高光量的时候要维持较高的相对湿度。
人工补光 人工补光对叶片温度、小气候和植株生长有益,并可减少植株损失。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是否需要补光:在穴盘阶段,促进生长,减少植株损失;生长阶段,生长迅速和植株发育良好;开花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