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手机lcd屏和oled屏的区别(手机lcd与oled屏幕哪个好?oled差点没把我闪瞎),下面一起看看手机lcd屏和oled屏的区别(手机lcd与oled屏幕哪个好?oled差点没把我闪瞎)相关资讯。
“当然,买手机的话,应该买有机发光二极管屏的手机,显示清晰,色彩好。液晶屏早就是过时的技术了,没必要买。”如果你经常去线下店买手机,一定听过类似的话。
但是液晶屏真的已经成为过时的技术了吗?真的没有必要买带液晶屏的手机吗?
事实上,并非如此。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屏手机将长期共存,各有利弊。比如lcd技术成熟,虽然色彩自然,但不如有机发光二极管华丽;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明亮的颜色,但它不像液晶显示器那样保护眼睛。
所以谁会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取决于消费者的选择和产品的质量。京东618期间销量超过33万台的iphone xr,是一款配有液晶屏的旗舰产品。
所以lcd屏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屏手机都值得买,只考虑两者的屏幕特性是否符合你的需求。那么这个时候问题来了。这两种特征有什么区别?这可能要从屏幕本身说起。
lcd是谁?谁是有机发光二极管?
严格地说,有机发光二极管屏风的发展历史并不短。早在2003年,它就被用于mp3设备中,但直到2017年iphone x发布,有机发光二极管屏才真正被消费者所认识和了解。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全称是有机发光二极管,即有机发光二极管。一方面,它是一种有机自发光材料,具有自身的发光特性,不需要单独的背光层或滤色器就可以发光。
尤其是显示黑色界面的时候,你会发现屏幕和手机的黑色面板几乎是一体的,所以iphone上的黑暗模式非常酷。
另一方面,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非常薄,因为去掉了背光板和偏振器。如果将其安装在塑料基板上,它将成为一种热门的柔性屏幕。借助薄膜封装技术,在面板背面贴上保护膜,使面板具有柔性,不易破裂。
这种柔性屏曾经在折叠屏手机上大放异彩,也为柔性屏的应用指明了一个方向。
至于各大厂商推广的amoled屏,是有机发光二极管屏的延伸技术。目前屏幕技术基本掌握在韩国厂商手中,仅三星和lg的amoeld屏幕产量就能占到全球的95%。
lcd屏幕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的对立面。屏幕叫液晶显示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为不具备自发光特性,所以需要背光支持。
而且因为需要穿过两层玻璃、光学膜片、配向膜、彩色滤光片才能产生偏振效果,所以会比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厚很多。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abbreviation of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相比有机发光二极管屏,lcd的发展历史更长,技术更成熟,成本更低,这也是为什么同级别lcd屏手机会比有机发光二极管屏手机便宜的原因。同时,这种屏幕的色彩效果将比有机发光二极管更加自然和准确。
因此,液晶显示屏常用于高级绘图等专业领域。目前市面上的tft、ips、slcd的屏幕只是在技术上有不同的处理,其实都属于液晶屏。
说到这里,我们对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有了初步的了解。作为目前智能手机应用最广泛的两种显示技术,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本来就是两个产品,各有利弊,但正因如此
支持这两种技术的用户就成了“咸派对甜派”和“百事或可口可乐”的对立阵营。
lcd与oled屏幕的优劣势
正如上文所述,lcd屏幕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之前,但是“lcd党”如此坚持lcd屏幕并非其守旧不思进取,而是oled在某些方面上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oled频闪
首先最为突出的是oled屏幕的伤眼问题。这个问题本质就是oled屏幕在pwm调光下产生的低频闪问题。根据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发布的调查报告,
对肉眼健康影响较低的频闪范围应该在1250hz以上,如果要将健康影响降到最低,则需要达到了3000hz以上,但是目前oled屏幕频闪大多在240hz左右,差距十分明显,
所以部分人群看手机眼睛会疼是存在科学依据的。
演示机开启dc调光后仍有轻度频闪
虽然有部分厂家推出了dc调光模式,但并不代表其更加健康,而只是为对低频pwm调光敏感人群推出的调节屏幕亮度方式,来减轻oled屏幕对用户眼睛的伤害。不过dc调光也有可能产生屏幕偏色的现象,影响观感。
所以常有用户表示长时间看lcd屏幕的手机,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感,就是因为lcd屏幕的频闪范围大多在1000hz以上,对人眼更加友好,尤其是在暗光环境下看手机时,这种效果更加明显。如果你的眼睛比较敏感,
现阶段lcd屏幕手机可能会更适合你。
屏幕烧屏
oled烧屏现象依然明显。所谓烧屏现象是指是指显示器长时间显示某个静止的图像画面,并留下残影的现象。这是由于oled屏幕本身的先天缺陷造成的,一旦出现,用户恐怕只能选择更换屏幕来解决问题,
好在苹果、三星等厂商都有引入防烧屏机制降低烧屏现象出现的概率,比如iphone x经过cetizen长达510小时的持续测试,才出现烧屏现象。
lcd虽然也有一定几率出现烧屏现象,但是只有设备老化的前提下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相比oled屏幕,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了。
既然oled屏幕有这么多缺陷,为何目前大多数旗舰手机仍要选择这种屏幕呢?这就与当前正处风口的全面屏概念有关了。
全面屏概念要求手机正面尽可能被屏幕所覆盖,追求极致的屏占比,越来越多的元器件选择放置于屏幕下方,比如屏下指纹解锁、屏下摄像头等新技术。相比于架构复杂的lcd屏幕,
切割加工简单、显示效果通透、透光度高、屏幕轻薄的oled屏幕更适合实现当前的新技术。在2019年,除了5g手机,折叠屏手机也一并问世,而这种全新的手机品类少不了柔性oled屏幕的支持。
因此oled屏幕成为未来顶级旗舰产品的标配也被视作一种发展趋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lcd可以退出了历史舞台,在今年3月份,中国科学院院士曹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oled材料的稳定性和封装密闭性还有待提高,目前oled成本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所以oled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至于未来lcd和oled谁会占据主导,完全取决于产品本身和市场选择。
iphone xr
正如笔者在开篇提到的那样,只要产品素质到位,lcd屏幕也有机会成为旗舰手机的主流选择,比如iphone xr等。另外京东方将在今年年底量产支持lcd屏下指纹技术的产品,
足以证明lcd屏幕依靠自身技术成熟、成本低等优势,依然可以在当今手机市场大放异彩。
写在最后
纵观lcd屏幕和oled屏幕,前者拥有技术成熟、质量可靠、价格较低,还有护眼加持等优点,但是在可拓展性上不及oled屏幕;而oled屏幕对新技术适应性强,
但是仍有频闪、烧屏等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等待解决,所以从总体上看,两者各有优劣,现阶段很难判断谁更强。
lcd与oled屏幕对比表
对消费者而言,lcd屏幕手机依然是可以正常购买和使用的,希望消费者借本文真正了解lcd和oled屏幕,为日后购买手机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避免踩坑,买了一款配置顶格却不适合自己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