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本质为信息,具有自由流动性以及无体性,而信息知识被传播流动有可能影响信息创造者的利益,所以信息创造者可以通过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知识产权包括人身权吗?下面请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知识产权包括人身权吗
知识产权里既有财产权,又有人身权知产:著作权:其中的发表权(时间限制:死后50年),修改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就是人身权;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工业产权:专利权、商标权、地理标志(“香槟”就是地理标志),主要为财产权 。
二、知识产权法属于什么法
目前,对于知识产权法属于哪个部门,学术界大概有四种说法:
(一)知识产权法属经济法部门,特别是知识产权法中的工业产权法。其重要依据是知识产权纠纷原来由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审理。
(二)知识产权法划入科技法部门,其依据是知识产权法与科技关系密切。且知识产权法中的专利制度、专有技术制度等与科技活动密切相关。
(三)知识产权法是民法的分支。许多民法学者持有这种观点,其主要依据是:我国《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三节和第六章第三节把知识产权纳入了其调整范围。知识产权是一种与物权、债权并列的独立的民事权利。而且民法中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也普通适用于知识产权法。
(四)知识产权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顺应部门法适应社会关系调整需要而逐步分解细化的趋势,将知识产权独立成了一个法律部门。
三、知识产权保护期限无限制吗
(一)我国著作权法对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分别加以规定。根据《著作权法》第20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不受限制。即三项权利永久受法律保护。作者的发表权由于与作者行使著作财产权密切联系,著作权法作了另行规定。根据《著作权法》第21条规定,发表权的保护期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的保护期相同,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的50年。
(二)综合上面所说的,知识产权纠纷如果是利用诉讼的方式来进行解决,但对于诉讼之后所要承担的后果就要看案件的实际情况,不涉及犯罪的一般就需要承担损害的赔偿或者是消除受害者的影响,所以,案件的处理都是有法律依据的,这样才能更好的让违法者付出相应的代价。
(三)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的法律法规的是多种多样的,此时涉及到刑事法律、民事法律以及行政法律,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涉及到知识产权侵权的行为的时候,要及时的举报。
以上就是小编对“知识产权包括人身权吗”的相关介绍。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知道知识产权包括人身权。同样也包括了著作权以及工业产权等方面。如果还有其他任何不懂的问题,可以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