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红火的农家乐,为什么现在城里人不爱去了?主要是这5点原因文/山城栗乡
以前说起农村,大家能想到的就是农村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交通不便。现在再提到农村,大家都会觉着整个面貌完全与以前不一样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比城市有更加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居住条件,尤其是节假日都愿意往农村跑。农村旅游美食民宿近几年来还是比较热门的,其中很多地区的农家乐就发展的比较好。
就拿我们村来说,由于一座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名刹道观,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沿线就兴起了很多的农家乐。几乎是一家挨着一家,但节假日的时候生意特别的好。往往住的吃的都爆满,还能顺带卖很多的农产品,土猪肉,土鸡蛋,甘蔗等也是备受青睐。
甚至村民自己用篮子装着蔬菜鸡蛋等土特产在沿路摆摊,还会有自驾的游客购买。很多人因此还赚了一些钱,改善了一下经济条件。到后来几乎只要是在去旅游区的公路边,基本上都开起了农家乐。
但是近两年明显可以发现好多农家乐开始变得冷清了,城里人不爱去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周末和节假日来的车都少了很多,而实际上我们现在对景区的建设以及农家乐相关的要求都提升了不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第1点农家乐的新鲜感过了。
开始大家去农村旅游或者去农家乐住宿消费,都是看中了农村的原生态,自然淳朴,能够让人找到一种城市里所不具备的宁静。有的人或许是冲着自然的风景去的,有的人可能是冲着美食去的。但是时间长了之后这个新鲜感慢慢的就过去了。
开始没有吃过土鸡和腊肉的人觉着这是人间美味,但是每次去都仅仅只是这一些菜品,人难免也会吃得腻烦了。农村毕竟资源有限,农家乐同样也是依托于本地的资源来发展的。而且每个地方的特色美食或者自然景观往往都是很有限,来上几次之后,人就提不起兴趣了。
第2点农家乐几乎都是一样的,没有特色。
往往一个地方的农家乐都是相互模仿,没有什么特色,家家户户几乎是千篇一律差不多的。没有什么新意无非就是农家的住房农家的菜品,再加上当地的旅游资源没有聚合效应留不住人。另外不仅是在当地农村那些农家乐高度趋同化,甚至在不同的地区农家乐也高度相似。
我们村最开始大家没搞过农家乐,都不知道该怎么去经营后来还特意去外地学习参观回来之后,基本上是把别人的经营模式完全复制过来。这样虽然很容易上手,而且没有走什么弯路?但是时间长了去根本没有本地的特色,也就是说你这里的去别的地方依然可以体验得到。人家又何必跑到你这里来呢?
总体来说缺乏创新,让人感觉不到有更多新奇好玩的点。那些喜欢乡村游的往往都是走过很多地方,见过不少的世面。开始可能还会被当地的一些风味所吸引,后来会发现根本就没有多少有突出特色的地方。
第3点开始大家都比较淳朴后来有些人故意宰客。
其实有些地方农家乐生意逐渐的淡然跟很多经营者也有关系。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体验,我们去景区或者农家乐消费通常都是价格很昂贵,是市面上的1.5倍左右。有些人可能比较精明,见人下菜,看到外地的游客会故意宰人家一笔。
明明是当地卖20块钱的菜却问外地游客40块,不了解的人可能只是觉得贵,但依然会消费,但是等到反应过来和其他的地方一比较就会明白,可能被宰了。有这样一个心理个人在这里自然是不愿意再回来消费,另外大家之间口口相传,当地的口碑差了,游客也就少了。
有些人可能还会在食材上做一些文章明明是购买的饲料鸡和鸡蛋,却忽悠外地人说是自己家养的土鸡。主要是吃过真正的土鸡和土鸡蛋的人,肯定是能够尝出区别的。有的时候还以次充好,尤其是蜂蜜等别人买回去就现出了真容。
很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农村地区购买土蜂蜜,主人家拍着胸脯保证是自己家蜂蜜产的纯天然的,没有任何的添加剂,但有些人拿回去之后,等到天气一热才会发现直接就现出了原形。
我们村主要的特产是腊肉板栗和豆腐干,本来这些美食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但是后来有游客购买有些人就动了歪心思。从市场上买回来饲料喂的猪自己用柴火熏一下,就当做纯正的土猪腊肉来售卖,豆腐干甚至都没有经过烟熏,而是抹上酱油。
这样导致后来大家对于这些土特产都不再信任购买的人越来越少。
第4点人造景观多于自然景观
一个地方想要发展旅游业,能够让游客留得下来,肯定是需要有得天独厚别的地方所没有的旅游资源,但实际上现在大部分的旅游景区真正自然或者历史悠久的旅游资源特别稀少,反而是那些人造景观充斥其间。
有些景区还建起了不伦不类的游乐设施,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赚钱。试想一下这些游乐设施在城市里非常的方便,人家又何必跑这么远的路来这里消费呢?
这也跟经营方式策略有关系,弄得喧宾夺主。就像我们去凤凰古城去西藏都是由于它们这里的特色是别的地方所没有的,如果所有用的和别的地方没有多大区别,又何必千里迢迢的非要来这里玩呢?
我们村本来是有道家名胜,各种古色古香的建筑还是传自于明朝。本来是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但是现在经过改造,开发出了很多的人造景观。主要是以楼阁亭台步道为主,甚至还做了玻璃栈道。但是却又没有张家界那样的大气。反而成为了鸡肋,本地人会图一时的新鲜感体验一下外地的游客往往没什么感觉了。
第5点压力增大,没时间和经历消费
另外现在很多年轻人压力逐渐增大,他们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消费,尤其是很多地区房价飙升负担加重。以前守着3000块的房价人自然是有很高的消费欲望,节假日闲暇的时光会自驾去农村散散心,现在看着1万的房价出去玩的心思自然没有了。
消费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了,而他们的精力毕竟也有限。同时有些人消费的也比较少了。最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人出去旅游到农村自驾采风,会自己带上一些吃的,不愿意再在农家乐消费了。
就我们村一个开农家乐的朋友说他甚至见到有人开车过来玩儿,自己带电饭煲蒸米饭自带凉菜,却并不愿意去农家乐吃一碗十几块钱的手工面。由此可见一斑。
你觉着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本文为【山城栗乡】原创首发,喜欢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