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指的是哪些人

在我国法律上都是有相关法定年龄的存在,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法律上是有年龄限制的。那么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指的是哪些人?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指的是哪些人
根据法律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通常情况下是年龄未满8周岁的儿童。还有一些就是虽然年龄达到了8周岁,但是却不具备辨别能力的儿童或者是成年人,仍旧需要监护人进行照顾的那一种类型的人。俗话说的脑子发育不全等的人。比如说像身患有各类疾病,如小儿麻痹症,先天性脑瘫等等,这类人一般都是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群。但是,特殊类型的无民事能力的人并不是人们说他是,而他就是。特殊的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群还需要法院的鉴别,如果符合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群,就会享受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群应有的待遇。不过,法院的鉴定还是比较严格的,因为要对其当事人进行智力以及精神情况进行检查。
但是,不是说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触犯了法律也不会受到处罚,任何人触犯了法律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的。比如说如果是正常的8周岁以下的儿童所做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伤害,这样的行为全是违反了法律的。如果是情节比较轻的,法院会根据事件的情况,对其监护人作出相应的处罚。如果是造成情节比较严重的,那么当事人即使未到成年,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只不过要等到其成年了以后再来实行相应的处罚。而特殊的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群的行为触犯了法律,这就需要视情况而定了。
《民法典》【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二、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哪些
(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指能够通过自己独立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指具备部分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指不具备以自己的独立行为取得民事权利、设立民事义务的能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三、民事行为无效的情况
根据《民法典》规定下列几种民事行为无效: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但间歇性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确能证明是其在没有发病期间实施的,并且符合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条件的,应当认定有效。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损害国家利益的。
(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
(五)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
(六)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其中,(一)(二)属于“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三)在没有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根据《民通意见》与主流观点,该行为应为可变更、撤销的民事行为;(四)-(六)为内容“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另外,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指的是哪些人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