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诈骗怎么判

诈骗作为犯罪分子常用的手段,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等,那么形式诈骗怎么判?一般来说,主要是根据诈骗的数额确定的。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这个问题的详细解答,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看下去吧。
一、形式诈骗怎么判
诈骗的判刑规则:
(一)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的数额达到较大标准的,构成诈骗罪,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二)犯罪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判处3-10年有期徒刑;
(三)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10年以上有期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二、网络诈骗案如何报案
如果在网上购物被骗后,请按以下步骤进行报案:
(一)尽可能地保存好所有与诈骗分子进行联系的单据,如电子邮件、银行汇款单、手机短信等等。
(二)将您的被骗经过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三)带着您的被骗经过和被骗单据到当地公安机关刑事警察部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或者派出所进行报案,并由民警作一份报案笔录。
(四)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帮助下将案件及相关材料移交到案发地公安机关(如诈骗分子手机所在地,网站维护地)作进一步查处。
你也可以到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他们的网址。
三、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二)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形式诈骗怎么判的详细解答,从以上内容可知诈骗数额较低的,一般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诈骗数额越多,量刑越重。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