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英特尔十一代cpu怎么样(英特尔11代酷睿测评),下面一起看看英特尔十一代cpu怎么样(英特尔11代酷睿测评)相关资讯。
随着英特尔第11个酷睿h系列处理器的发布,现阶段,英特尔已经完成了第11个酷睿家族的全面落地。在轻薄本、游戏本、创意设计pc、台式机等领域。英特尔xi酷睿处理器依赖于全新的工艺技术和架构。
都有出色的表现。此外,第11代酷睿处理器全面支持pcie 4.0、thunderbolt 4、wi-fi 6/6e等新功能,平台级体验大幅提升。
此外,我们注意到,第11代英特尔酷睿家族更加强调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而不是简单地通过传统的基准测试来显示理论性能,这使得用户可以更清楚地知道他们的日常应用是否可以被第11代酷睿平台覆盖。
为了让用户更加了解第11代酷睿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近日,英特尔官方公布了大量实测数据,包括新发布的h系列和即将发布的全新u系列处理器。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测试结果。
解读第11代酷睿h系列的实际应用性能
首先我们来看h系列的性能。
英特尔第11代酷睿h系列处理器在各代之间实现了19%的多线程性能提升,并且拥有业内最快的单线程处理器性能。同时,它还支持turbo boost max3.0和速度优化器技术。另外,
极调实用程序加持,i/o性能提升(如pcie 4.0通道直连cpu),rst技术支持,thunderbolt 4和wi-fi 6/6e带来的卓越连接性
它体现了英特尔第11代酷睿处理器的平台级性能优势。
作为业界最强大的移动游戏处理器,英特尔第11代酷睿h系列在游戏性能上再次得到大幅提升。以酷睿i9-11980hk为例,在同样的显卡配置下,与amd锐龙9 5900hx相比,
十六款主流游戏测试结果全部胜出,具体测试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绝地求生》、《杀手》等游戏的性能优势为15%,而最高的《英雄联盟》的性能优势高达81%。由此可以看出,英特尔的第十一款酷睿h系列在游戏方面是有性能优势的。
仍然领先于老对手amd。
如果说高主频、高睿频的特性让英特尔11酷睿h系列处理器在游戏中具有先天优势的话,那么在竞品擅长的多核多线程方面,英特尔11酷睿h系列处理器的胜利就是真正硬实力的体现。
在内容创作方面,无论是在adobe after effects等真实应用中,还是在davinci resolve的转码中,英特尔第11代酷睿h系列处理器都拥有超过14%的领先优势。
对于手刹10位编码工作负载等应用,英特尔第11代酷睿h系列处理器的领先优势高达2.75倍。
这意味着英特尔第11代酷睿h系列处理器可以提供更高效的内容创作应用体验,可以为文化创意领域的用户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除了广泛部署在传统高性能游戏本中,英特尔第11代酷睿h系列处理器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部署在轻薄型游戏本中。所以11核h系列处理器对轻薄游戏本的推广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本次真实应用测试中,英特尔也对比了轻薄型游戏本的游戏性能表现,具体如下:
以酷睿i9-11980hk和锐龙9 5900hs两个平台为例,在显卡均为rtx 3060 laptop gpu,但十一代酷睿平台显卡功率为65w,而锐龙9平台显卡功率为80w的情况下,
也就是英特尔十一代酷睿平台gpu功率吃亏的情况下,其领先优势依然明显。如《古墓丽影:崛起》 性能领先11%,
《战争雷霆》 、 《全面战争:三国》 、 《全面战争:战锤》 等游戏则拥有30%-40%的性能领先。由此可见,高频率处理器对于游戏性能的影响还是极为明显的。
英特尔十一代酷睿h系列处理器发布之后,将有80余款搭载h45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发布。英特尔也为oem、odm提供超过100万片cpu来打造新品。此外,
英特尔还将推出基于h45平台打造的beast canyon nuc。诸多新品的呈现,将为用户带来具有领先性的游戏和内容创作方面的性能表现。
十一代酷睿u系列真实应用性能解读
接下来再说说u系列。
去年11月,英特尔发布了tiger lake-u系列新品,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数百款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上市。而近期,英特尔将推出两款全新的u系列处理器新品:酷睿i7-1195g7和酷睿i5-1155g7,
二者在性能方面更进一步。
以性能更强的酷睿i7-1195g7为例,其最大亮点是睿频达到5ghz,这也实现了在轻薄本中最高5ghz单核睿频,大大提升了处理器的性能表现。其次,全面支持wi-fi 6和wi-fi 6e无线网络,
增强了连接性,提升了轻薄本无线网络的速度和稳定性。
与主要竞品锐龙7 4800u相比,在windows系统上综合的真实场景应用方面,酷睿i7-1195g7拥有25%的性能领先优势,视频转码方面可以达到8倍的性能领先,视频编辑和视频处理,
可达近2倍的领先。
从两款全新的u系列处理器来看,虽然核心数量没有变化,但最高单核睿频达到5ghz,对轻薄本而言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升级。
接下来看看酷睿i7-1195g7处理器在真实应用中的表现究竟如何?
在游戏方面,酷睿i7-1195g7与当前锐龙最好的5800u进行对比,通过两款处理器的集显性能相互对比,英特尔平台有非常明显的游戏性能领先。
从《堡垒之夜》 和《侠盗车手5》 这两款游戏46%、47%的领先,到《失忆症》 、 《英灵神殿》 等超过2倍的性能领先,充分说明全新十一代酷睿u系列cpu产品,
不只是在计算性能上,在集显性能上也同样遥遥领先。
除了h系列和u系列相关新品和性能信息之外,英特尔还着重分享了sampler feedback这一新功能。
sampler feedback在去年推出的xe核显上已经有所支持,但业界在软件和benchmark测试程序上还处于跟进状态。不过,
英特尔已经拿到了3dmark sampler feedback功能测试的早期版本,并放出了相关测试数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sampler feedback功能可以在每一帧之间,在抓取和转换纹理生成和渲染时可以进行records(记录)和location(定位),这样的好处就是在同等资源之下可以提高帧频率,
或者是在保持同帧频率的情况下可以节省运算和内存占用。该功能主要基于dx12 ultimate的api新特性,是一项非常好的功能特性。
从性能上来讲,sampler feedback带来的性能益处非常明显。上图中红色代表amd,蓝色代表英特尔,
左右两组柱状图分别表示sampler feedback功能在开启和关闭情况下,英特尔平台与amd平台的不同性能情况。
当sampler feedback功能关闭的时候,3dmark测试结果显示英特尔平台比amd平台的帧频率快将近90%;当该功能打开时,英特尔平台的领先程度就从90%飞跃到2.3倍。
其原因在于sampler feedback这个复杂功能在amd平台的集显上并不支持。目前,只有英伟达turing独显和英特尔xe核显才支撑该项技术。而从实际性能来看,其带来好处非常明显,
即便是英特尔平台与自身比,在开启该功能后性能增强也超过了20%,性能提升显著。
在轻度内容创作性能方面。英特尔在cpu和gpu上的技术有很多种,所以性能的领先和优势是源于多个因素的组合。一是英特尔cpu频率更高、架构性能更强,从而带来更快的运行速度。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因素:
其一,英特尔cpu支持quick sync video加速功能:
英特尔在硬件编解码上做了很多投入,有很多相关功能。酷睿i7-1195g7与锐龙7 5800u相比,从一般多步骤工作负载的性能体现来看主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dobe premiere pro视频编辑工作负载中,英特尔性能领先超过90%;
davinci resolve等视频转解码场景下,英特尔性能领先超过80%;
cyberlink power director以及handbrake的领先程度更高。英特尔使用handbrake做10位hevc视频编码,在422编码组合情况下,
英特尔十一代酷睿u系列处理器发挥着amd所没有的硬件加速转码器性能。将一个近30秒长度的60fps 4k视频,从4k转到1080p时,我们看到英特尔只用了不到46秒就完成了,而amd则需要6分钟左右,
速度差了8倍!
下面我们通过10位422转码案例进一步看看十一代酷睿与锐龙5000u系列在视频解码和视频编码器之间的区别,具体如下:
从最常用的jpeg,到mpeg2,再到h.264以及更为主流的h.265/hevc的8 位、10 位、12 位编解码,包括最新的vp9和av1的支持情况都可以在上面表格中进行详细对照。
总体来看,英特尔十一代酷睿平台支持的编解码算法非常全面,而amd锐龙平台支持相对欠缺。这也意味着英特尔不仅在硬件方面发力,同时也注重对软件厂商的支持和赋能,
使得英特尔十一代酷睿平台性能可以让用户在真实场景下,能够拥有看得见、摸得着、买得到的平台和软件体验。
最后再来看一些真实应用场景下的数据对比:
左边两组柱状图是日常工作流程场景,比如在日常办公当中编辑一个word文档,把一些图片从excel表格当中抓出来放到word里,然后生成pdf格式文件,类似的工作流程上,
英特尔酷睿平台较竞品拥有15%-41%的性能领先。
右边部分的四组柱状图是sysmark 25不同场景的测试成绩。从总分来看,英特尔有25%的领先,从生产力、创作、系统响应的单项分来看,英特尔平台的领先程度也非常明显。
中间的crossmark是今年新推出的跨平台benchmark工具,非常易用且轻量化,测试效率很高。在这款工具测试下的成绩也可以看出,英特尔平台有41%的性能领先。
据悉,全新的u系列两款新品将在今年的computex期间正式发布,通过这些新产品的加入以及平台性能的增强,我们能够看到在轻薄本上,无论是游戏、生产力、还是内容创作场景下,英特尔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