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dlc的特征
hdlc是面向比特的传输控制规程,以帧为单位传输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其发送方式为连续发送(一边发一边等对方的回答),传输效率比较高。
2.链路结构
hdlc规定链路结构可以分为不平衡型、对称型和平衡型3种。
① 不平衡型链路结构
由一个主站和多个次站构成(点对多点结构)
② 对称型链路结构
链路两端的站均由主站和次站叠合而成。
命令和响应都是通过同一条物理链路传输。
③ 平衡型链路结构
链路两端均由组合站构成,它们处于同等地位,共同负责链路控制。每个组合站均能以半双工或全双工的方式向对方发送命令、响应和数据。
3.操作方式与非操作方式
hdlc为通信操作定义了两种类型,即操作方式和非操作方式。
(1) 操作方式
操作方式有3种:正常响应方式(nrm)
异步响应方式(arm)
异步平衡方式(abm)
(2) 非操作方式
非操作方式也有3种:正常断开方式(ndm)
异步断开方式(adm)
初始化方式(im)
4.hdlc的帧结构
在hdlc中,在链路上以帧作为作为传输信息的基本单位。
基本格式
5-16 帧的基本格式
各字段的作用:
(1)标志字段(f)
固定为01111110,称为f标志。
用于帧同步,表示一帧的开始和结束。
透明传输:两个f字段之间不允许出现01111110图形。
保证措施:“0”插入和删除技术
解决方式:在发送站将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组成帧后,检查两个f之间的字段,若有5个连“1”就在第5个“1”之后插入一个“0”。在接收站根据f识别出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后,对接收帧的比特序列进行检查,当发现起始标志和结束标志之间的序列中有连续5个“1”时,自动将其后的“0”删去,这样可使hdlc帧所传送的用户信息内容不受任何限制。
(2)地址字段(a)
地址字段表示数据链路上发送站和接收站的地址。
当站的个数大于256个时,可使用扩充字段,扩充为两个字节
(3)控制字段(c)
控制字段为8bit,用于表示帧类型、帧编号以及命令、响应等。根据c字段的构成不同,可以把hdlc分成3种类型:信息帧(简称i帧)、监控帧(简称s帧)和无编号帧(简称u帧)。
(4)信息字段(i)
信息字段包含了用户的数据信息和来自上层的控制信息,具体说其长度没有具体规定,但必须是是8bit的整倍数,而且最大长度受限。在实际应用中信息长度受收发站缓冲存储区大小和信道差错率的限制。
(5)帧校验字段(fcs)
帧校验字段(fcs)用于对帧进行循环冗余校验,校验的范围包括除标志字段之外的所有字段,但为了进行透明传输而插入的“0”不在校验范围内。
一般为16bit;对于要求较高的场合,fcs可以用32bit。
生成多项式为:
5.hdlc控制字段的格式与3种类型的帧
在每一个hdlc帧中,字段c决定了帧的类型。
hdlc控制字段结构 (扩充格式)
控制字段的三种基本格式定义了三种类型的帧:
信息帧(简称i帧), 监控帧(简称s帧),无编号帧(简称u帧)
(1)信息帧(i帧)
控制字段的第1比特为0表示信息帧。
信息帧用来实现数据信息的传输。
(2)监控帧(s帧)
控制字段的第1、2比特为10表示监控帧。
监控帧用来实现对数据链路的监控。
(3)无编号帧(u帧)
控制字段的第1、2比特为11表示无编号帧。
监控帧用来提供链路的建立和拆除等多种附加的数据链路控制功能,因而不包括任何确认信息。由于帧中无顺序号,所以称为无编号帧。用5个m比特定义了32种附加控制功能。
6.命令和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