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日烧病主要发生在果穗上。果实受害,果面出现浅褐色的斑块,后扩大,稍凹陷,成为褐色、圆形、边缘不明显的干疤。受害处易遭受炭疽病的为害。果实着色期至成熟期停止发生。其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主要原因为果实在缺少叶片荫蔽的高温条件下,果面局部失水而发生灼伤或是渗透压高的叶片向渗透压低的果实争夺水分所造成,在树势根系不好、树势差、叶片小、少、施肥不良均易造成。
由渗透压高的叶片向渗透压低的果穗争夺水分造成灼伤。红地球葡萄果实日灼病致病环境是幼果膨大期气温超过30℃、空气湿度低于30%、土壤含水量低于40%田间最大持水量。发病程度与气候条件、架式、树势强弱、果穗着生方位及结果量、果实套袋早晚及果袋质量、果园田间管理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连续阴雨天突然转晴后,受日光直射,果实易发生日灼;植株结果过多,树势衰弱,叶幕层发育不良,会加重日灼发生;果树外围果穗、果实向阳面日灼发生重;套袋过晚或高温天气套袋,会使日灼加重;夏季新梢摘心过早,副梢处理不当,枝叶修剪过度,果帝不能得到适当遮阴,易发生日灼病。
发病规律:葡萄日烧病是由于果穗缺少荫蔽,在烈日暴晒下,果粒表面灼伤、失水,形成褐色斑块。篱架比棚架发病重;幼果膨大至上浆前天气干旱时发病重;摘心重,副梢叶面积小时发病重;叶片小,副梢少的品种发病重;施氮肥过多的植株,叶面积大,蒸发量也大,则果实日烧病也重;天气从凉爽突然变为炎热时,果面组织不能适应突变的高温环境,也易发生日烧。在云南河谷地区一般3-4月发生,红提、夏黑均有发生。
日灼病一般发生在幼果期或膨大期,发病部位与阳光直射无关。最初表现为失水、凹陷、浅褐色小斑,迅速扩大为大面积病斑,整个过程在2小时内完成。
图1
图2
图3
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采用棚架式,使果穗处在阴凉之中;适当追肥,诱发根群向深层发育,增强树势,提高抗逆能力;
2、防止水涝或施肥过量烧根现象;在高温发病期适时适量灌水,蒸发量大要及时浇水降低植株体温,同时喷洒壮果蒂灵加新高脂膜协调植株营养平衡,提高葡萄的着色度,避免日灼。
3、在阴雨过后的高温天气,在叶面和果穗上喷施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对日灼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对易发生日烧病的品种,在果穗附近多留些叶片或副梢,使果穗荫蔽。
5、采用套袋的方式,减少强光对果实的灼伤,同时可以提高果实品质。
应于坐果稳定后尽早套袋。选择防水、白色、透气性好的葡萄专用纸袋,纸袋下部留通气孔。套袋前全园喷1次优质保护性杀菌剂,药液晾干后再开始套袋。注意避开雨后的高温天气和有露水时段,并要将袋口扎紧封严。果实采收前10天去袋,不要将果袋一次性摘除,应先把袋底打开。去袋时间宜在晴天上午10∶00以前和下午4∶00以后,阴天可全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