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辖权异议提出的方式为,当事人对管辖权存在异议的,需要在提交答辩状期间内提出。对于当事人提出的异议,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如果异议审查后成立的,将受诉案件移交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裁判。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条件是在提交答辩状之前15日内提出。
一、管辖权异议提出的方式
管辖权异议提出的方式为《民事诉讼法》对管辖权异议的规定主要见于第38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我国民事诉讼法未明文规定法院作出裁定的期限)根据本法条,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即在被告接到起诉状副本15日内提出。按期提出的,人民法院才审查,逾期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审查。根据《民事诉讼法》76条:对于确有正当理由未能在答辩期间提出管辖异议的,允许当事人在障碍消除后10日内申请顺延期限。
二、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条件是什么
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条件是:
在民事诉讼实务中,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往往是被告,原告无权提出管辖权异议。管辖权异议的时间必须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并且在提交答辩状之前提出,其时限为15日,否则异议无效。超过法定期间人民法院不再受理。诉讼管辖异议应当向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采取书面形式提出。
1.当事人就地域管辖提出异议的,经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交有管辖权的法院处理;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2.当事人就级别管辖提出异议,受诉法院审查后,认为确无管辖权的,应当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告诉双方当事人,但不做裁定。
三、管辖权异议提出后原定的开庭时间还能变吗
管辖权异议提出后原定的开庭时间不能变,因为管辖权异议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而开庭时间确定时,当事人不能再提出管辖权异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友情提醒你,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