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北腹露蝗防治

越北腹露蝗
拉丁学名fruhstorferiolatonkinensiswuillemse
直翅目orthoptera、斑腿蝗科catantopidae、腹露蝗属fruhstorferiola
越北腹露蝗体长:雄25毫米—28毫米、雌28毫米—33毫米。触角基部两节淡褐色,端部数节暗红褐色,余为珊瑚红色。头大而短,颜面隆起而略倾斜。前胸背板中隆线明显但较低,无侧隆线,3条明显的横沟切断中隆线;沟前区为沟后区长度的1.2—1.4倍。前胸腹板突圆柱形,顶较尖。前翅长过后腿端。雄性尾须端部略膨大,顶端钝角状。粤北阳山一带曾大量发生。
越北腹露蝗是广东北部地区一种重要的植食性害虫,可取食桑科、胡桃科等植物,严重危害蚕桑和河滩植被植物。越北腹露蝗的寄主有桑(mornsalba)、玉米(zeamays)、甘蔗(melanotustamsuyensis)、水稻(oryzasativ)、黄豆(glycinemax)、芋头(colocasiaesculenta)、向日葵(helianthusannus)、桃(prunuspersica)、白饭树(flueggeavirosa)、水泽兰(penthorumchinense)、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牡荆(vitexnegundo)等植物,尤其喜欢取食枫杨、牡荆、野兰麻(boehmeriadiffusa)、雪见草(salviaplebeia)等河滩植物。调查发现,越北腹露蝗对粤北大多数河滩植物群落的优势种枫杨具有嗜食性,4龄至成虫期蝗虫能够爬到20多米高的枫杨树上取食枫杨叶片,且有聚集取食的习性
越北腹露蝗一般一年只有一个世代,3月底至4月初开始孵化,然后破土而出,起初聚成成一团,称之为蝗蝻;到了4月中下旬,随着虫龄龄期增加取食量大增,不及时防治很容易猖獗发生。防治最佳时期是蝗蝻出土盛期,化学防治采用敌敌畏、敌百虫等有机磷农药,农户也可以人工捕捉蝗蝻。
防治方法
防治公共用地可选用马拉硫磷、速灭杀丁等中低毒农药,
防治桑地蝗虫宜选用77.5%敌敌畏乳油2000倍或40%乐果1000倍喷施,喷施药后7-10天经试养少量幼蚕观察30分钟以上,确认安全后方可采摘桑叶养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