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优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由于该承台浇筑采用现场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所以经与预拌商品混凝土厂家 一起反复试配,选定的配合比中水泥 :砂: 石混合材为1∶1.9∶2.28,另nf-8高效减水 剂2.7l/m3,坍落度为16cm~18cm。该配合比中水泥选用 525#ii型硅酸盐水泥,水灰比控制在55%以下,初凝时间为6h~8h。骨 料方面选用最大粒径31.5mm花岗岩碎石 (其中粒径10mm~20mm占48%),细度模数为2.5~2.8的中砂。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 以内,并不得混有有机质等杂物,杜绝使用海砂。
二、 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入模温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中心温升值,降低入模温度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 制的重要内容,在施工中重点采取了以下 几项措施。
(1)向预拌商品混凝土厂家派驻试验员负责监测配合比执行情况,控制砂、石含泥 量(1%以内),预先对碎石洒水降温,并在搅 拌混凝土用的贮水池内加入冰块;
(2)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淋冰水对混凝土罐车实施降热保温措施;
(3)对压力泵泵管用麻袋片包裹并浇水降温;
(4)加强浇筑现场与预拌商品混凝土厂家的通讯联系,确保入模温度控制在25℃ 以下。
三、预埋冷却管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为了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针 对承台的形状大小设计了在承台内预埋冷 却水管,通过通入冷却水带走混凝土内部热 量,从而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冷却水管分 两层作s型的路线分布在承台内,面层离开 设计标高 1200mm,底层离开承台底部 1200mm,两层间最大距离为1300mm,尽可能 地使到冷却水管在承台内各处均匀分布,发 挥出最好的散热效果。承台底筋绑扎好后按 设计好的图纸由工人预埋好φ50冷却水管, 并装好进出水口。为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与 表面温度的变化值,在承台内分两个测点区 预埋6条φ20钢管,每个测点区按埋深不同 分上、中、下设三条不同长度的钢管,承台中 间测点区最深的钢管为1号测点,依次为2、3 号测点,同理在承台一角的测点区分别为4、 5、6号测点。各测点区三条钢管相互间距 100mm,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四、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
混凝土浇筑分层进行,每层厚度300mm, 浇筑要连续保持均匀,上下层之间严格控制,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得出现施工 “冷缝”。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和抗拉强度。在初凝前,采用复振的方法。由于泵送混凝土的浆体较多,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后,用长刮尺刮平,清除残余浮浆后用 木蟹铁板打光,混凝土收水后用铁板反复压 光,压闭混凝土表面毛细孔,提高混凝土防水性能和表面观感。
五、 加强技术管理, 合理组织劳动力及机械设备
施工中严格按照方案及交底的要求指 导施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承台浇筑采 用泵送,每台泵输出混凝土量为22m3/h左 右,为了紧密配合施工进度,确保混凝土的 连续均匀供应,经过周密的计算和准备,安 排搅拌站定时定量出车,基本上做到了泵 车不等搅拌车,搅拌车不等泵车,未发生过 一次由于相互等待而造成堵泵现象。
六、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及测温工作
承台在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混凝土的表面用木夯紧压整平后,覆盖一 层塑料薄膜,两层麻袋布(草袋),并利用冷 却管中流出的热水湿润,这样既可缩小混 凝土的内外温差,又可以节省大量的自来 水,此后根据温控数据确定覆盖材料的增 减。养护时严格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 过25℃,温度陡降不大于10℃。
而冷却循环水在首次测温后通入,以 便加快承台内部热量的散发。根据经验,大 体积混凝土的温差变化在1h~72h内波动 最大,因此在这段时间现场值班不间断测 量。测温时使用wmz-03指示仪通过预埋 的钢管进行监测。前3d,每隔2h测温一次; 4d~7d内,每隔4h测温一次;8d~14d,每隔 8h测温一次。制定测温记录表,定人,定时, 定量实测记录,掌握温度变化。混凝土浇筑 完后至第4d,冷却水管阀门要全部打开以 加大水流动速度以利降温。由冷却水管排 出的热水排放到基坑四周的排水沟,经自 然降温后再灌入冷却水管重复使用。
养护结束时,应分两次取掉保温层,两 次相隔时间不小于36h。从测温结果来看, 混凝土内外温差值均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 内(25℃),温度陡降不大于10℃。
结论
该工程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大体积混 承台凝土表面和底板混凝土表面均无明显 裂缝出现,达到了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