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泥】六、十年普洱路之初识普洱茶

初到香港,安顿好后,当天晚上去超市购置点生活用品。一月份的香港,潮湿而温暖。乍从潮湿而寒冷的南京来到香港,整个人还没适应过来。
在去超市路上,需要走过一段不断的路程,在学校保安的指导下,曲曲折折找到超市。在半路上,经过一家茶店,那是我到了香港后看到的第一家茶店,也是进去喝茶的第一家茶店。那家茶店的门面非常之古旧。因为当晚忙着购置生活用品,并没有进去一观。
第二天醒来,吃过午饭后,因为当时学校尚未开学,于是就独自一人在宿舍里发呆。从行李里摸出当初在南京买的普洱,掰了一小块下来,也懒得用功夫茶泡法,直接放到马克杯里,冲入热水。
记得大约下午三点多钟时候,舍友来了,那位舍友是本地人,不怎么会说普通话,但是对我很热情,结结巴巴跟我聊了一阵,然后看见我马克杯中的普洱,便问,你是在喝黑咖啡吗?我说,不是,普洱。他很惊讶的问了句,你居然喜欢喝普洱啊,我爸爸也喜欢喝普洱,不过我喜欢香片多点。我当时不知道香片是什么,后来才知道是花茶。
整个下午就在无聊中度过,到了傍晚时候,舍友邀我去吃饭,并教会我第一句粤语“烧鸭饭”。于是,我连着吃了好几天烧鸭饭,或许是为了纪念我学会的第一句粤语?
晚上突然记起昨晚路过的那家茶店,便想去看一看,于是请求舍友带我去看看。他爽快的答应了,我们俩便一同前去那家茶店。
那家茶店仿佛是一个世纪之前的产物,门面古旧,里面的陈设也很古旧。记得进去后,我先看到柜台后面陈列了一排排的大铝罐,铝罐的外面贴着红纸。红纸上用毛笔字写着诸如“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武夷水仙”等等字眼。那架势,十足的老味。玻璃柜台后面站着一位中年男人,看到我俩进来后,用粤语说了句话,我也听不懂,但是“茶”字我听出来了,估计是问我们要什么茶吧。我用普通话说有没有大红袍或者普洱。老板听到我说普通话,明显一愣,然后也用结结巴巴的普通话说,有的有的。
接下来自然是试茶了,他泡了一泡大红袍,我觉得一般,于是让他拿普洱给我。他问我一句,你是要熟茶还是生茶?我说,就是普洱啊。老板笑了说,你不知道普洱分生熟吗?我说真的不知道。然后他就从一个大的铝罐里拿出一点散茶,说,既然不知道普洱分生熟,那么我们喝点熟茶吧。
记得我喝到的第一口,很惊讶,因为几乎没有我以前喝过的普洱熟茶那种熟味,但是茶汤很顺滑,也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老板说这是家藏旧熟茶,味道不错,很适合自己喝,一斤200元港币。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种普洱是新鲜而又神秘的。而200元一斤的价格对我来说也不算离谱,于是就买了一斤。如今还记得当时我看了下叶底,发现大部分叶子是黑色的,但是偶尔有一两片茶叶是黄绿色,我问老板为啥颜色不同,老板说,这是自己家调配的。
记得在之后的一个月,每天都对那斤熟茶甘之如饴,顿时觉得以前在南京买的普洱简直弱爆了。
当然,后来我明白香港这些旧茶行的散熟茶,都会拼点生茶进去提升生津回甘度。
就这样,从一斤散熟茶开始,我才算真真正正踏入普洱的大门,也开始了一条喝普洱的不归路。
香港旧式茶行与新式茶行
注:本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