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子终审后,法院一直没执行,多久会失效

在进行诉讼之后,法院是会下达相关的判决书的,进行履行的时候,也是需要按照规定进行,那么案子终审后,法院一直没执行,多久会失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案子终审后,法院一直没执行,多久会失效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是2年,可以说法院强制执行二年后过期。进入执行程序后一般是6个月执行完毕。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二、审结是不是已经判决了
案件审结指的是该案的一审或者二审的审理程序已完结,并不代表案件已经结束了,需要拿到审判书才算。在一个案件中,发生法律效力并被执行的判决只有一个在案件审理的最后阶段作出,且必须用书面形式表现出来,即判决书。
三、一审终审的案件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 第一百五十七条: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前款规定以外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也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 人民法院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和实现担保物权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案子终审后,法院一直没执行,多久会失效的相关知识,如果在两年的时间内,不去申请进行强制执行的话,是会失效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