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聂:初冬始喝乌龙茶

秋风起了,西山的红叶开始红了。走在香山的林荫道上,远处的鬼见愁也越来越清晰。虽然我在北京这么多年了,却没有发现过一处可以饮用的井水,但我依稀听见,脚下的岩石积层下,有泉流在吟唱。这样高的地段不可能有自来水的,那么,只能有一个解释,这是香山林中,岩石深处,埋藏的泉眼。
爬着爬着觉得疲乏了,找块石头坐下来。同行的小曹递来一瓶矿泉水,拧开盖子地喝一口,许是很少直接饮水的缘故,我觉得着水的滋味淡极了。突然强烈地想要喝茶。时近初冬,绿茶的滋味已经越来越薄,这几天开始馋岩茶了。总在不经意间,想起岩茶的沁入心脾的干茶碳香,还有醇和丰厚的汤感,以及幽柔久远的韵律。回头望望远处的京城,模糊而亲切。我想尽快下山,我知道如果今天不喝泡岩茶。只怕今夜无法入眠了。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
唐代元和年间,文人孙樵借茶比人,把岩茶称为“晚甘侯”,以“晚甘”来形容茶的滋味甘香浓郁,韵味无穷,以“侯”的尊荣来衬托茶的尊贵和稀少,从此把武夷岩茶捧上了历史的舞台。随后跻身为皇室贡茶之中,历年来文人雅士所讴歌吟唱。如宋代范仲淹在《斗茶歌》里,就说武夷岩茶使得“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岩茶的魅力可见非同一般。也有人觉得武夷岩茶初尝苦涩,但却能够逐渐转苦回甘,韵味悠长,最能体会“静寂清澄、志玄虚漠”的深远意境。
心中有茶,我不再有登山的兴致,告别朋友们,下山回到家里,迫不及待地烧水。我要痛痛快快地过一把茶瘾。打开茶柜,映入眼前的是一泡矮脚乌龙和水金龟,如一对孪生的姐妹一样,并排躺在茶柜中一个大漆茶盘的一角。别致的包装让我心动,于是伸手拿出来,用小剪刀剪开,把茶叶倒在茶则里醒着。
矮脚乌龙别名小叶乌龙,无性系,灌木型。原产福建省建瓯市东峰一带,栽培历史较久。主要分布在福建建瓯、武夷山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台湾省早期也有引种,据说青心乌龙就是从矮脚乌龙培育而来。说起来这泡茶,还是前建瓯的老县长,现在致力于水仙茶推广的杨庭生老先生带给我的,先在只剩下这一泡了。
水金龟是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一。产于武夷山区牛栏坑下的半崖上。水金龟的得名,流传最广的是金龟下凡化为茶树的传说,另一说是因茶叶浓密且闪光模样宛如金色之龟而得此名。每年5月中旬采摘,以二叶或三叶为主,色泽绿里透红,滋味甘甜,香气高扬。浓饮且不见苦涩。色泽青褐润亮呈“宝光”。文/老聂,转载自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