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佛山加州鲈养殖户大多已经投苗,进入了培苗阶段。近日,笔者从佛山一线养殖情况了解到,现在苗塘暴发熟身和寄生虫病的情况十分普遍。
开花成活率不到1成
现在核心的开花区域估计成活率不到1成,引起鲈鱼苗死亡的原因主要还是熟身和拖便,目前加州鲈朝苗熟身病情况高发。
据悉,“熟身”病是危害加州鲈苗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多发于6-8朝(2-5cm)规格,患病鱼常游动缓慢、反应迟钝、体色泛白,严重时烂尾。此病具有发病快、死亡量大、治疗难度大等特点,死亡率一般在5成以上,处理不当甚至全塘死亡,是制约加州鲈育苗成活率的关键病害之一。
业内对于加州鲈“熟身”的病因众说纷纭,比较主流的说法是由于投喂不当或强应激情况下诱发的弹状病毒等发作及柱状黄杆菌等感染。
据介绍,“熟身”病发病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拖便、肠炎,在投喂不干净饵料、过度投喂或暴雨天气等强应激下容易高发;
第2阶段:熟身,此阶段病症显著,迅速死亡,损耗大,弹状病毒感染率高,也常能检出虹彩病毒、柱状黄杆菌等;
第3阶段:烂尾,此阶段柱状黄杆菌感染率高。
如何有效防治熟身病?
此病治疗难度大,很多养户往往束手无策。针对加州鲈培苗段“熟身”病的防治,笔者请教了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细菌性病害防控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姜兰研究员,其建议:
1、培苗前做好培苗池的消毒处理,选择有质量保证的“水花”进行培苗工作;
2、加强培苗期间的水质监测,保证投喂饲料的质量安全,预防病害发生;
3、注意操作工具的卫生和消毒,避免发病池和健康池之间工具共用,避免病害传播;
4、采用外用消毒药物(戊二醛或蛋氨酸碘等)加内服抗菌药物(新霉素等)可控制病情。
“发病用药期间,培苗池排出的水要注意做好消毒处理,以免造成病情扩散。”姜兰研究员提到。
加州鲈鱼苗受虫害影响大
除了熟身病,近期加州鲈寄生虫病也较为严重,成鱼和鱼苗均有发生。
据佛山多位加州鲈养户反映,最近加州鲈鱼苗受虫害影响较大,一般为常见的车轮虫、指环虫、斜管虫等寄生虫病。
针对鲈鱼苗虫害的防治,我们建议还是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案
首先:清塘要彻底;
其次:合理肥水,维持水体肥度;再者,科学投喂,并适当增强营养,提高鱼苗免疫力。
最后:还要定期检测,朝鱼我们建议每2-3天检测一次虫害,一旦发现及时处理。”
现阶段成鱼杀虫需谨慎
成鱼方面,据渔管家吉泳龙介绍,南海九江沙头、烟南、河清及顺德勒流江义、杏坛等地很多加州鲈感染虫害,以斜管虫居多,每天的死亡量不大。
现在养殖户的心态是能不杀虫,就尽量不杀。据悉,现在加州鲈正处于怀卵或者散春期,体质较差,如果使用甲醛这类刺激性药物,不但可能杀不死斜管虫(斜管虫对甲醛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反而容易因为药物刺激引起死亡量增加,还可能引起散春困难或者产后病,导致鱼体更加容易感染斜管虫以及烂身、烂鳃、诺卡氏、舒伯特等疾病的发生。
感染斜管虫时,如果死亡量不大、对吃料影响不大,可用改底、调水的方法去改善底质和水质,同时内服一些驱虫的乐畅桉树精油药处理,最好搭配护肝药使用,死亡量会慢慢减少,只是治疗过程有所拉长。
每个月定期拌料使用乐畅桉树精油,以驱虫替代杀虫、以预防替代治疗,不仅可以有效防控车轮虫,还可以防控孢子虫、指环虫等多种常见寄生虫,使水产养殖中的寄生虫不能大量繁殖,使寄生虫不引起发病和死亡。
文章来源加州鲈鱼前沿公众号,转载请标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