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的行为有可能犯法。若造成情节严重,且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还可能构成犯罪。我国目前将刑事责任年龄下调到了十二周岁,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且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一、校园欺凌的行为有可能犯法吗
校园欺凌的行为有可能犯法。校园欺凌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还有可能构成侮辱罪和诽谤罪等。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对刑事责任年龄作出规定如下: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强奸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校园欺凌有什么危害
校园欺凌的危害有:
1. 损害被欺凌学生的身心健康;
2. 造成不和谐的成长氛围和学习氛围;
3. 对于欺凌者,可能需承担相应的被拘留或罚款的治安处罚,可能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三、校园欺凌有哪些具体表现
校园欺凌的具体表现有:
1.肢体欺凌。推撞、拳打脚踢以及抢夺财物;
2.言语欺凌。当众嘲笑、辱骂以及替别人取侮辱性绰号;
3.社交欺凌。孤立、令其身边没有朋友;
4.网络欺凌。在网络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曝光隐私以及对受害者的照片进行恶搞。
法律依据: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
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依法设置专门学校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专门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专门学校的管理和指导,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协助和配合。专门学校应当对在校就读的未成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专门学校的教职员工应当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不得歧视、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