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8,潍城区豪德小学十大亮点工作!


大众网潍坊·海报新闻1月16日讯 2018年,学校以党建工作为统领,落实依法自主办学,从团队建设、教师发展、课程创新、学生管理、家校共育、品牌建设等方面寻求突破,达到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的治校育人目标,为学校跨越式发展助力。
一、注重互联网+教育,加大创客教室投资力度
机器人教学是学校创客教育的一大亮点。2017年学校成立创客教室,2018年,学校加大创客教学投资力度,再投资12万元,对创客教室进行装修,购买新的创客设备,安排优秀教师进行培训学习,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创客教育。使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对进行学科知识渗透、培养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2018年学校被评为潍坊市“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徐生文老师辅导的机器人灭火分获省一、二等奖,徐生文荣获区政府成果一等奖;在2018年山东省电脑制作比赛中,学校2位老师的“电脑绘画”分获二等奖,3位老师的“电子板报”获三等奖。
二、创新科学实验,提升学生操作能力
实验是学科学最有效的手段。学校科学教师一直非常注重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努力设计上好每一堂实验课。2017年12月,学校六年级学生张宵磊、崔圆惠、魏博闻代表潍城区小学参加了“潍坊市中小学生创新技能系列活动”实验操作技能团体比赛,荣获二等奖,并在2018年区政府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三等奖。
三、继续开展写字育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写字育人”工程是学校多年以来的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4年3月学校被潍坊市硬笔书法家协会授予“潍坊市书法教育示范学校”以来,一直秉承“堂堂正正写字,踏踏实实做人”的育人理念,开展开好写字课程。2018年,学校在传承、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探索,将学校特色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培养特色教师、让特色融入课堂,充分利用好早读、午写小课堂和周五上午第三节大课堂时间,抓好写字育人工程。开展学生“写字比赛”和教师“三笔字”比赛,促进教师基本功和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区写字大赛中,学校6名同学分获一、二等奖;在区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刘红老师荣获三等奖。
四、开展亲子阅读工程,提高语文整体水平
“浸润书香 幸福成长”亲子阅读在学校已开展两年,已初见成效,2018年,学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效的尝试,继续开展亲子读书工程,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坚持每天早上到校读书,每天晚上亲子阅读半小时,每周一次“读书交流会”,每月一次“读书之星”评选、每学期进行“书香班级”评选。通过读书节活动,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国学小名士”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检阅学生成果,提高语文整体水平。
在区双语经典诵读比赛中,学校语文、英语诵读分获一等奖;区“红缨杯读书征文”活动中,学校24名学生分获一、二、三 等奖。
五、加强教师培养,寻求教师发展新突破
开展“青蓝工程”,加快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这种“青蓝”结对的方式,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带动作用,让青年教师从思想态度的转变、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整个课堂的驾驭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成立“语之韵”名师工作室,组成语文名师团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融入新的教育元素整合资源,以点带面,带动整个语文学科的提升。
以赛促学,多举措提高教师水平。举行教师基本功比赛,为教师搭建了成长的平台,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
加强培训学习,走出去请进来。寻求适合不同教师发展需要的、能够让所有教师学有所得的培训形式,通过学习碰触优秀的教育经验。做好二次培训,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课堂,展示给其他同学科老师。
评优树先,助师成长。每学期开展“优秀教研组”评选、“十佳教师、班主任、工作者”评选,体验教师这个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树榜样,立正气,让老师们迅速成长起来。
六、以“校园活动月”为契机,以活动促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以活动月为契机,一月一主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舞台:四月份校园“体育”活动月,组织大课间比赛和运动会;五月份校园“读书”活动月,开展“校园读书节”;六月份校园“艺术” 活动月,开展“校园艺术节”;九月份 “传统文化”活动月,组织“校园传统文化节”成果展示;十月份“科技创新”活动月,开展“校园科技创新节”。多彩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区体育节比赛中,学校女足和男篮分获第二名,区大课间比赛二等奖,学校考思彤、考四君被选入市足球队参加省足球比赛;区“双语经典诵读”比赛中,学校语文、英语诵读分获一等奖,4位老师和2名学生的作品在《中国校园文学》杂志刊登发表;在区“艺术节”比赛中,学校合唱、舞蹈、课本剧分获三等奖;3名学生的写字绘画作品分获二、三等奖;在“区科技节创新节”中,师生作品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0名;在“区中小学创新技能系列活动”,一等奖第一名1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2名。
七、走班选课,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2018年学校在2~6年级全面铺开走读选课,二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剪纸、手工、泥塑、拼图;三至六年级打破班级界限,实行走班选课。分体育、艺术、科技、创新、创客和传统文化六大板块,开设21个课程。学生人人都有喜欢的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开展研学旅行课程和社会综合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将书本和社会深度融合,开拓学生视野,力求通过课程建设的深入实施,全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八、新建幼儿园,破解大班额
2018年9月份开学初,在学校的西侧新建幼儿园标准教室3间,加强学校建设,解决校舍紧张问题,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破解了学校大班额难题,缓解了学校压力。
九、关爱教师,让教师体会到学校集体的温暖
把每一位老师都当成家人,加强人文关怀,举行退休教师座谈会,逢年过节走访慰问退休老教师,给生病的教师及时送去温暖与关怀;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每年都拿出专项资金为教师做全面健康检查,定期组织团体辅导和艺体活动。组织教职工排球比赛、合唱比赛。在2018区“争做红烛先锋”合唱比赛中,37支参赛队伍学校取得了第13名的好成绩。
十、党建工作引领,扎实落实“三红工程”
以党建工作为统领,深入落实“四会一核心一章程”,打造“红色堡垒”,落实“三红工程”。建立红色长廊,分“红心向党、光辉历程、砥砺前行、学习十九大”四方面内容,建立红色教育阵地;加强政治教育,打造“红烛先锋”,发挥党员教师模范带头作用,树立榜样;开展“红心向党”,在全体队员中开展“我为祖国添光彩、我对祖国说句话、诗歌颂祖国、红旗飘飘在我心”等主题教育,激发学生成长的正能量和爱国情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18年,学校2位老师被评为“市立德树人标兵”,9名老师过渡为“区立德树人标兵”,1名老师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3名老师被评为“区优秀共产党员”,1名老师被评为“全国志愿者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