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大学生要不要申请助学金?这种人最好别申请,会得不偿失

如今已经离开了夏天进入秋天,再有一个月,新生就要进入理想的高校就读。寒窗十几载,如今终于进入大学,小伙伴们的心情肯定既期待又忐忑。在大学里,你可以认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可以参加各种社团丰富自己的生活,也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大学生活真是让人期待。但是与此同时,大学又是一个“小社会”,以前学生以学习为中心,但是到了大学就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锻炼自己的情商,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在平时处理问题时可能会比较迷茫。大学里面一个很重要且很考虑情商的事就是助学金的申请。大一到底要不要申请助学金?这种人最好别申请,会得不偿失!
助学金的初衷就是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一般分为4000元、3000元、2000元3个档次,其对应的贫困等次分别为特别困难、困难、一般困难。
助学金的申请面向所有贫困学生,学生只需要提供贫困证明,然后经过班级投票或者班主任、辅导员决定后就可以拿到这笔钱。本来这助学金是给贫困生的福利,但是有些贫困生出于不想让别人知道他贫困,也就是为了所谓的自尊不愿意申请,于是一些家里并不贫困的学生开始钻起了工资,比如有些同学,用着水果手机,在外小区租住,全身名牌,还去申请助学金。有些家里并不贫困的学生为了拿到助学金,还在申请材料上造假,编造家庭经济情况,甚至说父母离异、残疾等,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在小编看来,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最好不要去申请助学金,因为这样得不偿失。首先,同在一个班,通过平时的相处,谁贫困谁不贫困,班级同学都看在眼里。如果家里不贫困,却编造谎言去申请助学金,最后得到的就是名声受损。其次,如果家里不贫困,最后却申请到了助学金,面对那些家庭贫困,却没有助学金的同学,良心如何过得去?最后,如果被查出来取消助学金资格,那真的是吃鸡不成蚀把米。大学同学以后就是自己的人脉资源,如果编造虚假谎言获得了助学金,以后传出去,谁还能放心和你打交道,一个人品有问题的人,大家只会避之不及。
大学虽然是个“小社会”,但是如果太过于世俗,太过于追求所谓的套路,最后得到的不过是蝇头小利,但是损失的是自己最宝贵的同学关系和名声,未免有些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你怎么看?你们学校有申请助学金的“土豪”同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