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从知晓品牌、到产生兴趣、到产生购买是有层次差的心理过程,不同的广告在不同的阶段起到不同的效果。
户外媒体是一种情感性媒体,大多数情况下,它仅仅是一个向消费者say hi的媒介,户外广告的目的多为告知、使受众产生好感。很多时候广告主在黄jin位置立一块广告牌只是为了说“老子有钱!老子牛逼!”
还有一些广告主是在商铺附近投放户外广告,目的相当于导向标识:“看这里看这里我在这里开店啦”(举例:最常用的就是开业放鞭炮);
还有很多投放候车厅/地铁广告的是为了在人liu密集的区域进行新品告知/活动告知,例如电影广告、1号店广告。
……
对于不同的广告目的,自然有不同的考量标准,到每一个项目中,或许广告主都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例如阿迪达斯2006年世界bei期间把美罗城包成一个足球的广告:
这个广告只有一个logo,没电话没文案,甚至恐怕一大半的路人都看不懂这个广告。但是,没关系,阿达这则广告压根就不是做给你看的!它只需要它的粉丝hi起来就行了!
事实上,这个户外广告得了奖,负责这个项目的阿达高管立刻升了职。
户外广告能做到告知、使受众产生好感这一点就已经很好很好了,你不适合用销售量变化来评估户外广告的好坏。就像你不适合拿筷子去切牛排,然后骂筷子,这是什么破玩意连肉都切不动!
(事实上实体渠道中销售量变化受太多因素影响,例如价格、终端陈列、促销、活动等等,任何一个因素都比户外广告接近aida的末端,对销售变化量的影响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