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防联控非洲猪瘟 亟须检测方法助力

  【化工仪器网 本网视点】2019年4月12日,由太平洋国际展览创办的“cbifs食品安全技术论坛”第十二届cbifs2019在重庆盛大召开。cbifs2019会议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政府监管部门、检测机构、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的领导、技术人员等参会。其中,以非洲猪瘟检测与防控为专题的论坛在喜悦厅a举行,来自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曾政研究员,带来了题为《非洲猪瘟监测相关要点》的精彩报告。
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曾政研 究员
曾政研究员从五方面进行了报告论述,即非洲猪瘟防控-共识、相关文件公告、检测方法、检测环节及检测方法的选择、检测时机及方法、关注点。
会议伊始,曾政研究员关于“非洲猪瘟防控-共识”上,从“综合防控”、“扑杀净化”、“检测工作”、“早期、快速、准确、全面”四方面进行简述。随后,曾政研究员讲解了相关文件公告,国家高度重视非洲猪瘟防控。
曾政研究员介绍了关于非洲猪瘟的检测方法。一方面以病原检测为主可分为病毒分离、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红细胞吸附实验。另一方以抗体检测为主可分为荧光抗体实验ifa、elisa、免疫印迹、胶体金。
曾政研究员表示国内检测asf常用方法有三类,即胶体金、pcr/荧光pcr、elisa.
胶体金:它的检测内容为抗原,适用于病(死)猪现场检测,其优点是方便快捷,缺点是敏感性低。
pcr/荧光pcr:它的检测内容为核酸,适用于海关、养殖场、屠宰场、冻库、复栏环境监测,其优点是敏感、特异、早期;腐败样品;检测持续性感染猪,痊愈带毒猪,缺点是成本高、专业性强;不能证明病毒状态;生物安全风险高。
elisa:它的检测内容为抗体,适用于复栏监测、净化阶段,其优点是成本较低、主动监测,缺点是专业性强;不能证明是否有病毒存在;不适合早期诊断。
曾政研究员指出在早期病原学诊断时需要有正确的样品、适合的方法、样品代表性。
曾政研究员提及dr.richard a.french说:“1滴血中可含有300多个病毒拷贝。”
随后曾政研究员强调了四个关注点,分别为临床诊断与实验室诊断问题、检测方法选择问题、检测结果解释、asf检测实验室问题。
最后,曾政研究员感谢大家的聆听并回答了参会人员的问题。
附件:市场监管总局 农业农村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在加工流通环节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的公告
相关资料下载:市场监管总局 农业农村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在加工流通环节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检测公
已推荐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