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蔬菜大棚变身致富“聚宝盆”

近年来,临夏市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围绕建设现代化农业的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提高土地出产率,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时值三月,天气回暖。记者来到临夏市农技服务中心的农业科技示范区看到,农技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已经在大棚里忙活起来了。他们告诉记者,为助推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棚里高效经济农作物的育苗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通过发展高效经济农作物让广大农民真正的在黄土地里实现高质量的产业增收。
据了解,临夏市农技中心2018年在农业科技示范区共育苗21万株;共引进黄瓜、平菇、草莓等新品种35个,降解膜10个,安排落实试验14个。所有试验示范做到有实施方案,有技术措施,有专人负责,并从品种选用,配方施肥,高产栽培到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培训到户,指导到田,提供全程,面对面的技术服务,真正做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在临夏市折桥镇祁牟村,今年72岁的杨世信正在他的拱棚里给萝卜除草。杨世信从2017年开始在拱棚里种植蔬菜,到现在已经是第三年头了,从开始的玉米到现在的拱棚蔬菜,他觉得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种植的效益越来越好了。
近年来,临夏市随着市场变化,积极调整农业结构,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推进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走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之路。临夏市在推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同时,也确确实实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福祉,为农民增收带来多种可能。
记者:马万矫 赵巧玲 马卉
编辑:马孝诚 审核:朱琳 马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