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认可准则简介《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dt iso/iec17025)适用于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和技术体系并控制其运作。并且可在客户、法定管理机构和认可机构对其能力进行确认或承认时使用。
认可标准要求分为两大部分:既管理要求、技术要求。管理的15项要求由两大过程构成:既管理职责、体系的分析;技术要求的10项要求也可分为两大过程:资源保证、检测/校准的实现;技术要求与管理要求的共同目的是实现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澳大利亚当时因缺乏一致的检测标准和手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能为英军提供军火。为此,在二战后着手建立一致的检测体系。1947年澳大利亚建立世界上一个国家实验室认可体系(nata),60年代初英国也建立了实验室认可机构,从而带动了欧洲各国实验室认可机构的建立;70年代美国、新西兰、法国、丹麦、印度和瑞士均建立了实验室认可机构;80年代以后实验室认可发展到很多国家如加拿大、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90年代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也加入了实验室认可行列。至今已有五十多个国家采用该种实验室认可体系。随着世界各国实验室机构的建立,经过不断发展,到90年代全球形成两大区域性的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即欧洲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eal)、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于1997年在丹麦哥本哈根成立了国际实验室论坛(ilac),于1997年由松散的论坛转变成为实体——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仍称ilac)。
我国从80年代既开始了实验室认可工作,至今已有相当数量的实验室通过认可,还有相当数量的实验室正在做实验室认可的准备工作。今后我国实验室的政府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即将与国际接轨统一到iso/iec17025标准的轨道上来,从而避免重复评审、证出多门,减轻实验室负担,提高其管理水平,以适应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