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又到了吃螃蟹的好季节,正可谓膏肥蟹黄时。其实早在百千年前,螃蟹就已成为盘中美味,可以说食蟹文化源远流长。秋季刚好是螃蟹生长zui好的时候,这个时期的螃蟹不仅肉厚肥嫩,还味美色香,特别是“大闸蟹”,更是肉质细嫩,膏似凝脂,味道鲜美,是蟹中之上品。 除了美味,蟹的营养也是极其丰富的。可以与我们日常吃的鸡蛋比一比,所含营养一目了然。
怎么吃螃蟹?
一:吃脐。将蟹身翻转,腹朝上,露出腹部的一个白盖,雄蟹尖、雌蟹圆,把它从腹部扯下来,这时,你会发现这个盖与蟹相连的地方会带出一点点好东西:蟹黄。
二:开斗。沿蟹盖下边缘用力往上一揭,就打开了蟹斗(盖)。将蟹身放一边,先对付蟹斗里的黄。取出蟹泡(口器部分),再将黄放回壳里,浇上一点姜醋,一口气吃下。
三:吃蟹黄。蟹身正中的沟里,满是黄或膏,用小勺子舀着吃。蟹黄硬的部分有质感,而稀的部分,吱溜一声入口,大闸蟹的鲜香就这样慢慢在唇齿间融化开来。
四:吃蟹身。从蟹腹的空沟处将蟹掰成两半,以每条腿为柄,顺着蟹身的横格绩揣贯废卟肚诡莎韩极,轻轻一掰,横格里的肉就顺势露了出来,然后蘸上姜醋吃掉就ok了!
五:吃脚。把大腿上端咬开,再弄断大腿与小腿的关节,用力猛一吮,一条完整的大腿肉便在嘴里了。剩下的小腿分两段,在关节部位扭断,从头至尾细细咬咂。八只脚留下一只不吃,当工具—用小脚尖处剔肉,用得巧了,比牙签好。
六:品螯。大螯就是蟹钳,因为结构复杂,增加了剔肉的难度,也增加了取到肉的快意。先将钳用牙咬破,不能太碎。这样将壳剥开,露出里面的肉来。多余的肉还用剩下的那只脚的脚尖小心翼翼地将肉剔出,剔一点儿,吃一点。
螃蟹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bing。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 2~3 分钟,取出入置 10 分钟,如此重复 2~3 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龙虾、螃蟹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密度可控制在 1500 只/亩以内,规格 120~150 只/kg的扣蟹。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