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的钓鱼人在钓鱼爱好者群体中称得上是最年轻的一代。但是,请不要小瞧这些看似稚气未脱的青少年,钓技并不一定总与钓者的年龄呈正比。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新一代的钓鱼爱好者也总结出了自己的垂钓攻略。
实践证明,用大铅坠沉底的传统钓法对付鲢鳙的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烈日当空的炎炎盛夏,起浮的鲢鳙更使传统钓法无所作为。而且,传统钓法的灵敏度也较差,鲢鳙的吃口较小,其吸取食物的取食方式所产生的信号较弱,传统钓法很难反映出鲢鳙上钩的信号。
如何才能从从容容地擒拿鲢鳙?本文尝试做一些探讨。笔者认为,比较有效的鲢鳙钓法,有高温天气下使用的“抛竿花篮钓法”、“手竿台钓浮钓法”,以及低温天气下使用的“手竿台钓离底钓法”等。
钓组的选择
钓鲢鳙鱼类,可以根据鱼的大小,选择6号~12号钩。钩距要大,一般以10厘米~15厘米为佳。
子线长度以30厘米为佳。一定要选择质地柔软、韧性好的子线,这样的线既方便鲢鳙吸入,又足以承受它们的冲击力。线组的大小要根据鱼的大小进行选择,用1号~3号的线组就足以应对1斤~6斤的鱼了。
钓竿应该选择略硬的,三七调性的就可以。为了遛鱼、控鱼快,笔者特意准备了战斗竿(钓大型鲢鳙不建议使用战斗竿)。钓竿的选择并不遵循“一寸长一寸强”的道理,而是取决于水面的大小和自己的体力,通常以4.5米~6.2米为宜。钓鲢鳙是个辛苦活儿,讲究的是“勤奋致富”,要不停地扬竿诱鱼,所以选择较轻的钓竿比较好。
浮标的选择
钓鲢鳙应选择较大的浮标。因为钓鲢鳙的饵料雾化较快,所以挂的饵也比较大,只有较大的浮标才具有相对大的浮力。当然,也可以使用较小的浮标,待鲢鳙进窝时挂小饵施钓。调标时,以调到标肚为佳,挂上饵料后露出1目~2目,挂单饵或双饵皆可。单饵是依靠钩上的饵料雾化诱鱼,鲢鳙过来吸取饵料时,浮标会出现动作,看浮标动作即可提竿。笔者个人更习惯挂双饵,上钩挂大一点的,下钩挂小一点的,以上饵诱鱼,用下饵施钓。
观标技巧
浮标的动作主要有三种:底钓时,浮标在1目上下,不停地上下抖动;浮钓时,或者出现1目~2目的小顿口,或者出现3目~8目的大顿口。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底钓时,第一种标相中鱼率极高,但鱼钩多是从鱼下颚部刺入。原因很简单:我们在钓鲢鳙时,将浮标的浮力调整得较大,钩饵在水中多处于轻触底状态。鱼从饵的上方吮吸,水就会带动饵团上下轻轻浮动。此时垂直提竿,就非常容易挂住鱼的下颚或者其他部位。这一特点就决定了,钓者提竿要迅速,又不能力度过大。力度过大,会因为鱼体被挂破而跑鱼。浮钓的两种标相中鱼率也极高。
钓鲢鳙的一个关键是必须要找对鱼所在的水层。如果在垂钓过程中总是挂鱼,那就是钓深了,鱼都在上层。这时候浮标就要上调,一直到不挂鱼为止。钓浅了,会出现浮标信号比较少、也比较轻的情况,这是因为鱼都在底下吸食饵料所致。这时候浮标就要往下调,也是一直调到能钓到鲢鳙为止。
饵料的选择和配备
钓鲢鳙可用的饵料种类繁多,酸、臭、香、腥都可以。也可以自制饵料,或购买商品饵调制。
笔者的自制饵料和选用的商品饵如下:
1.酸饵:玉米面80%,白面20%,和匀用开水浇烫后蒸熟,趁热揉碎;掺入用水化开的酵母(干酵母也可以),装入消毒后的坛子或者袋子里,密封使其发酵;放阳光下曝晒一周,使用时用多少取多少。
2.臭饵:臭豆腐5块~10块,臭鸡蛋2个~3个,玉米面100%,与酵母一起搅碎拌匀,置于密封容器内;放太阳底下曝晒一周即可。
3.商品饵:天元浮钓鲢鳙、天元底钓鲢鳙、化氏广谱、老鬼鲢窩、老鬼一系列产品、gw大鲢鱼,皆可。这些饵料怎么配都可以。效果较好的配法:天元浮钓鲢鳙1包加化氏广谱半包。作为钓饵,效果非常不错,各位钓友可以试试。
做窝技巧
如果感觉频繁扬竿很累,也可以使用商品饵料打窝。gw大鲢鱼加白粉或者蒜粉打窝就很不错,老鬼鲢窝也可以。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钓鲢鳙一定要大量备饵,因为用饵量相当大。
抛竿和扬竿
笔者最初认为,鲢鳙鱼类不好钓。会钓之后,就会觉得它们很傻,进窝之后更傻。不来则已,一来就是浩浩荡荡一大群。钓手在抛竿到位时,不要打满竿,5.4米的鱼竿以打在4.5米~5米之间的距离为佳,4.5米的鱼竿打在竿尖位置就可以。原因只有一个:便于中鱼后能使竿子起来。如果打满竿,人和鱼之间很容易就形成拔河状态。笔者过去对此深有体会,跑鱼断线无数。鲢鳙刚上钩后,你感觉不怎么有力,像挂了个塑料袋一样——其实好戏在后面,此时的鲢鳙还没准备好爆发呢,在遛鱼的过程中,它们会越来越有劲道。
遛鱼技巧
鲢鳙鱼中钩后,一定要绷紧钓线。因鲢鳙鱼嘴大、肉少、嘴内黏膜多,一般钩得不是很牢,一旦松线,脱钩跑鱼的机会很大。鲢鳙虽然力大、劲长,但游速慢,缺乏冲击力,也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大鱼中钩后,要及时把竿子倾向左或右侧,可能的话,及时后退几步,同时蹲下身子,降低竿子的高度,增加遛鱼的空间,引导鱼向左或向右游动,并在适当时候把鱼头提出水面,利用鲢鳙鱼的高趋氧性,加速消耗其体能。向后退几步是为中大鱼做准备,一旦中钩的鱼向前方深水处逃窜,在竿线不能承受的情况下,可向前走几步,能有效缓冲大鱼的爆发力。只要操作得当,不失误,一般不会跑鱼。把鱼遛乏后,一定要用抄网抄鱼上岸。否则,鱼去钩空的机会还是很大。要选用大口径抄网,方能保证一次抄鱼成功。提倡自遛、自抄,因为一旦两人配合不好,不慎将子线挂在抄网上,也会导致跑鱼。
遭遇小杂鱼
笔者请教过许多钓友和大师,小杂鱼几乎是个无解的难题。虽然一般来说大鱼进窝,小鱼就收敛,但是总有例外。笔者钓鱼的过程中,就多次发生鲢鳙进窝之后、小鱼丝毫没有减少的状况,让笔者很无奈。加蒜粉驱赶,无效。加臭豆腐驱赶,有效,但是加完之后发现,鲢鳙也逃之夭夭了。笔者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耐心择口。一个地方一个鱼情,笔者不可能钓遍中国大江南北每个水域,所以这样的问题就只能靠钓友自己去摸索和解决了。
钓点与天气
钓点:使用手竿在大中型水域钓鲢鳙,必须选择合适的钓位、钓点,否则是钓不到鲢鳙鱼的。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在深水处,小水面水浅一点,大水面水深一点。因为鲢鳙是滤食性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食,所以就要在浮游生物多的地方选择钓点,比如大沟汊的沟口处、大水面的坡陡水深处、泄洪闸附近、两山口处、直岸中间有大凹湾并且水深的地方。这些位置在风力的影响下,聚集了大量浮游生物,为鲢鳙鱼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天气:不能选择大风、闷热天气和雾天钓鲢鳙。最好是选择气压较高的晴天、微风细雨的阴天及温度较高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