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过多会破坏硝化系统吗,忽视细节要吃亏

硝化细菌是鱼缸必备,很多人认为只要硝化系统建立好了,后期是不需要维护的。
事实上确实有很多鱼友在养鱼时用好习惯避免了很多麻烦,也直接略过了添加硝化细菌的步骤。不过硝化系统建立之后,悲催崩溃的现象也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给鱼治病之后,硝化细菌出问题的状况。
图片来源丨pexels
上一次听说鱼缸硝化系统崩溃,还是在三个月之前。当时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昼夜温差比较大,一些类似于水霉、烂鳃的鱼病频繁出现,所以有的鱼友开始加鱼药。
在跟鱼病的拉锯中,硝化系统就坏了,一开始只是淡淡的白色物质在鱼缸里飘荡,只要继续加药,白色物质就扩散得更快。等鱼友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时,鱼缸白了。
图片来源丨pixabay
某些情况下,我们认为鱼缸发白就是硝化系统要崩溃了,事实上硝化细菌挺皮实的,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水发白只能说明硝化系统出问题了,跟崩溃是两码事。
大面上讲,影响硝化系统的因素基本是光照跟溶氧量了。如果鱼缸里的鱼还活着,说明溶氧量没什么问题。如果不是用紫外线长时间照射滤材,也不会对硝化系统造成损伤,所以用药上的把握,就成了关键。
图片来源丨意品水族
硝化细菌说到底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细菌”,对一些杀菌药的免疫性比较差,所以市面上的消毒水算是它的克星。
由于这个原因,在用高锰酸钾整缸消毒时,要用清水清洗掉药物残留,重新培养硝化系统。而用高锰酸钾给鱼治病,一般都有严格的配比,用量过度的后果,是硝化系统出问题前,鱼先扛不住了。
图片来源丨意品水族
影响硝化系统的药物有两种:抗生素跟广谱杀菌消毒剂。高锰酸钾属于后者,而且据说有人特意在鱼缸里放上浓度比较高的高锰酸钾,几小时后硝化系统崩溃。
这个实验说明高锰酸钾对硝化细菌是有影响的,在使用高锰酸钾治疗鱼病后,最好加一点硝化细菌,以免残留药物抑制它的分裂。
同类的还有黄粉、敌百虫这些常见鱼药。纯度很高的黄粉对硝化系统的影响同样明显,不过只要按照说明书里用量使用,并不会出问题。硫酸铜、硝酸亚汞这些重金属对硝化系统的影响超过黄粉,一般养鱼不建议用这些药物。
图片来源丨pixabay
在众多抗生素里,土霉素对硝化系统的影响比较明显,庆大霉素不稳定,其他的暂时没有研究。
以上药物通过控制用量,进入鱼缸后并不会对硝化系统造成明显影响,但我们依然需要考虑是不是得加一点硝化细菌。一方面要考虑这些药物对硝化细菌的抑制,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硝化细菌10小时分裂一次的缓慢速度,会不会影响鱼的治愈周期。
在咨询了一些鱼友后,我发现大部分人表示不会在治疗鱼病后添加硝化细菌,少数人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有一些在养鱼新手期或刚过新手期的鱼友才会考虑要不要加硝化细菌。
图片来源丨pixabay
咨询期间我还听到了一个小故事,一名鱼友为了让水质更干净,把过滤槽里里外外刷得干干净净,还换了滤棉跟滤材,结果鱼缸里的水就崩了,死了好几条鱼。
但有一次他出差三天,回来后发现滤槽里的水位特别低,缸里只剩了几条小鱼。在换过水后,硬生生靠水循环救活了奄奄一息的鱼。他觉得开缸后不用添硝化细菌,不过群里有鱼友加药之后不加硝化细菌,水泛白了。
图片来源丨pixabay
鱼缸里要不要续硝化细菌,可能要看个人养鱼手法,同样的缸,在不同人手上,也会有不同的结局。
文章由意牌旗下【yee水族世界】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