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与幕后的5G战争

 
作者 / 邱 韵
“赌上2020!”当5g元年真正来临时,这成为每个手机厂商的不宣之秘,经历3g到4g之变的它们,这一次都想第一时间卡位。
随着2020的脚步逐渐临近,有关5g的炮火之声愈加轰鸣。这一次,以“智能互联”为题的乌镇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就成为一大交锋之地。
“近一段时间5g很热,市场推出了很多5g产品,但基本上是概念热、产品不热。” 10月21日,荣耀总裁赵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市场在等待下一个爆款。”
在此之前的一天,国内另一5g参与大户小米也曾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对于5g非常激进”,明年计划推出超过十款以上的5g手机。
因此,荣耀的“爆品”论出来后,可谓一语激起千层浪。随后,小米高管在微博上针锋相对地表示即将发布的新品一定会是5g爆品。
在手机大佬们你来我往的交锋里,毋庸置疑的,5g正在离普通人越来越近。当然,在此背后,是它们台前幕后都在上演的5g战争,一场亟需爆品引燃市场的战争。
转折时代
一个新的通信时代正在来临。在中国众所周知的搜索里,输入“4g”,自动关联的第一项词条是“4g手机能用5g网络吗?” 同样在这个搜索里,当输入“5g”,关联的前两项词条分别是“5g手机什么时候上市”,“5g网络什么时候普及”。
这是一个希望与不确定兼具的转折时代。正如关联词条所显示的那样,手机厂商们成为承载这一切的主体。
这一幕并不陌生。2014年,中国从3g跨入4g时,它们曾经历过这样的转折,有人借此诞生,有人因此弯道超车,也有人慢慢掉队,最终“中华酷联”的阵营被打散,华为、小米、oppo、vivo等位居前列。
如今,这样的时期再次来临。
今年的乌镇互联网大会,5g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无论是议题设置,还是会场布置上,都有所体现。小米、荣耀等都曾在会场进行5g测试,结果是大多数地方的5g网络和速度可以达到几百兆的水平。
“2020年的5g就有点像是2014年的4g”,有业内人士如此评价。当下,一场攸关未来的战役已正式打响,走在前列的正是这几大厂商。
自2009年就开始做5g研发的华为自不必说,至今其已累计投入40亿美元。截至目前,拥有2500多项5g基本专利,占比达到了20%,是业界唯一能够提供5g端到端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厂商(涵盖核心网、传输、基站、终端和芯片)。
其他厂商,如小米、oppo、vivo、一加等,同样也在此次5g研发上下了功夫。2015年,在4g全面爆发的第二年,此前在技术上并不占优势的小米就开始参与3gpp的5g标准制订,并在2016年成立预研团队。对后者来说,5g至关重要。idc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出货量约9790万台,同比减少6.1%。其中,除华为外,其他品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最大降幅达到19.3%。
因此,今年2月,高通首个5g集成式移动平台骁龙7系5g移动平台发布时,合作方中,除摩托罗拉、lg等外,oppo、vivo、redmi、realme等国内几大厂商和品牌悉数在榜。
“路线之争”
“磨合期基本结束,下面就应该是到泛化期”,这是赵明的判断。这一判断的支撑来自他对技术路线和基础设施的观察。
自去年开始,国内5g概念兴起,手机厂商们是最大的践行人。其中,小米、vivo甚至走得相对激进。比如,vivo的iqoo pro 5g起售价只有3798元,小米9 pro 5g版更是将价格拉到了3699元。
10月20日,雷军进一步表示:“小米对于5g非常激进,明年计划推出超过十款以上的5g手机,覆盖中高端的所有价位。”
虽然极力刺激,但市场的反应并没有它们想象中那么激烈。根据信通院发布的数据,2019年1-9月,国内共上市18款5g手机,总出货量为78.7万部,平均每款销量为4.37万部。
用户对5g手机没有需求吗?不是。有手机厂商做了调研,在9.4万人的用户投票中,打算下一部换5g手机的有3.8万人,占比在40%。
那么,真正阻碍用户购买的是什么?是手机本身,以及当前5g手机行业的不确定性。
正如赵明所说,近一段时间5g很热,市场推出了很多5g产品,但是热的是概念,不是产品。“其实还是整个产品成熟度不高带来的问题,另外的确目前整个中国三大运营商网络建设,今年部署的是nsa,但是到了明年初可能就全部启用sa。”
不过,这种不确定性已经变小。今年6月,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上海mwc时表示,“中国政府很明确,明年1月1日开始,5g终端必须具备sa模式,nsa的手机就不可以入网了。”同时,其他运营商也有类似声音传出。
nsa、sa,虽然同为5g,但却有着很大的不同。nsa,利用的仍然是4g核心网络,成本低,易铺开;sa,则需要重新打造网络和基站,成本高,但更能体现5g超高网速、超低时延、超密度连接三大特性。支持sa和nsa的双模全网通手机,可以在两种环境下正常使用5g网络,而仅支持nsa网络的手机,在有sa覆盖,而没有nsa覆盖的区域,将无法使用5g网络。
当前,全球的趋势是“先nsa,再sa”,因此,于2016年发布的首款5g调制解调器骁龙x50仅支持nsa,今年2月,它才发布了同时支持nsa和sa的骁龙x55。同时,这也是小米、vivo等前期推出的5g产品仅支持nsa的原因所在,但是也意味着明年,在sa的环境下,这些手机将无法体验5g网络。
中国移动的一番表态,无疑为手机厂商们以及消费者指明了方向,即生产(购买)nsa、sa两种模式兼备的手机。同时,这也意味着高通系厂商需要加紧产品研发与淘汰,而自一开始就nsa、sa并行的华为,则避免了试错。
“华为和荣耀最懂运营商网络,对运营商网络建设的目标最清楚,在技术路线选择和节奏上,绝对不会差,尤其在通讯上。”赵明在答复记者问中回应道。
6月25日消息,华为终端官方微博宣布,华为mate 20 x 5g获得中国首张5g终端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在当时的官方介绍中,这是一款同时支持sa/nsa的5g双模手机,而且唯有华为能提供。
依托华为大研发体系的荣耀,同样也站稳了脚跟。有消息称,荣耀将于下月发布旗下首款5g手机荣耀v30,该手机同时支持nsa和sa,同时将处理器和5g基带合二为一,可以同时实现2g/3g/4g/5g全网通、nsa/sa双模、fdd/tdd全频段、5g+4g双卡双待。
荣耀总裁赵明期待即将推出的荣耀v30能够成为爆品,因为“没有对手”。
“单纯地抢占没有意义”,荣耀的5g策略是卡准节奏。前不久的9月6日,华为推出了最新一代旗舰芯片麒麟990系列,包括麒麟990和麒麟990 5g两款芯片,而荣耀v30将要搭载的正是该系列芯片。
下一个爆款在哪里
对于当下的5g手机市场来说,“爆款”确实是急需的。中国电信9月份发布的《2019中国电信终端洞察报告》显示,有9成以上的消费者已经知晓5g网络,甚至超过6成的用户愿意接受600元以上的5g手机溢价。
确实,如赵明所说,“市场在等待下一个爆款”。那么,下一个爆款在哪里,他的信心来自哪里?
一个事实是,5g时代的竞争,哪怕是手机厂商间的竞争,核心从来不是一两款产品,而是来自多方面。消费者对5g有很高的期待,这些都是中高端用户,如果做不好就会抑制他们的需求,荣耀明白这个道理。
首先,在技术与产品上,荣耀有着自研芯片和5g专利储备。比如在影响产品性能的处理器上,即将发布的荣耀v30将搭载麒麟990系列芯片,资料显示,搭载麒麟990 5g处理器的华为mate 30 gpu性能提升了39%,能效提升了32%。
在赵明看来,与一开始选择上一代处理器,然后再更新的其他品牌不同,荣耀在一开始选择的就是最新一代;要想做到几百万、上千万台,也唯有使用最新一代。
其次,在5g的智能物联网时代,手机已不单单是通讯工具,而是互联设备终端,是一台微型的“超级计算机”,因此,背后的智能物联生态成为它能否步入5g时代的关键。
“智能化的应用一直是荣耀的大战略”,据赵明介绍,荣耀正在初步搭建5g生态体系。“一旦体系搭建好了,瞬间就有海量的产品,现在越来越多中国家电品牌加入我们的体系中。”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1+8+n战略的背后,荣耀已规划好了几大生态场景,包括出行、家居、游戏等。在5g实验室里,这些场景已经开始进行仿真模拟,同时随着荣耀v30的发布,这些场景也将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展现。
再次,对于一个“爆款”来说,目标市场的选择也是一门学问。而荣耀的目标用户正是这些年轻人,“坚持给年轻人做手机”是荣耀的定位。这使得它与5g在用户上有着天然的契合度,比如计划下个月发布的荣耀v系列,以科技和性能为标签,与5g的用户诉求相吻合。
“整个行业和整个消费需要刺激,未来1-2个月,以爆品驱动5g消费,让大家对5g的热情充分地释放出来,用不了多久,中国会真正迎来5g的爆发。”这是赵明对未来5g市场的期望。
结语
当年,3g开始向4g演进的时候,曾提出过一个lte(长期演进)的概念。后来的事实证明,科技发展之快超出想象,不过那时候是科技在推动市场。
到了4g向5g过渡时,市场成为主导,手机厂商、用户都更为积极地参与到这场革新中。赵明称之为“妥协在一起快速滚动的过程,而且滚动速度越来越快谁也打不住”。
但前期几十款产品的存在,最终证明,一切急不得,也赶不得,真正最后能引领、引爆行业的只有完善、有竞争力的产品本身,以产品引爆需求,这才是过渡期的正常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