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文化开发得很早,古时候的人,就常以焚香木熏居室以除臭秽,所以古人读书弹琴,喜欢先焚一炉香,可以净杂念而使精神集中。重视钦水思源,慎终追远是中国人的美德,所以自古以来,华人都拜天地神祇,祭祖先;上香表示敬意,是祭拜仪式中的一个主要项目,香炉就派上用场了。印度民族也流行熏香,娑罗门教也有烧香的习惯,佛教传到中国,很快就能溶入华人社会,中国的香炉,就进入佛教的殿堂了。
熏香的历史在中国由来已久,汉代著名的博山炉就是人们为熏香而设计的。熏香炉也叫香薰或者香炉,zui初采用青铜为材料,汉代的博山炉就是青铜制成的。其实,熏香并不完全是古代文人生活中的点缀,它还有熏香衣物、消除疲劳以及驱散蚊虫等作用。汉代以后,香炉的材质逐渐丰富起来。宋代出现了瓷制的博山炉,但是它禁不住香粉的烧烤,很快就变成了文人的把玩之物。诸如此类,以后出现的玉质香炉、翡翠香炉等等,也都是一种用来陈设或者把玩的观赏品。与实用器相比,陈设器的价值也许更高。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责成宫廷御匠参照皇府内藏的定、汝、官、哥、均等名窑瓷器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成品后的铜香炉色泽晶莹而温润,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
宣德三年利用这批红铜开炉共铸造出了三千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这些宣德炉都深藏禁宫之内,普通百姓只能知其名而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
宣德铜炉据历史记载,宣德三年,皇帝下旨铸铜炉,合计一万八千余件,现竟然失落得几乎无迹可寻,就连台湾的故宫博物院,也仅收藏了四座。其实,当时宣德除了供御用外,也用来分赐给诸王、臣下及京内各郊祭坛,甚至于各地的闻名寺院,分布得非常广泛,然而在改朝换代之际,许多宣炉(包括后仿炉和私款炉),不但失散了,甚至于销毁,至今宣炉已成为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后仿炉、私款炉亦珍贵。原因是宣炉在短短的四五百年间遭到了多种劫难。崇祯铸钱
崇祯是明朝zui后一朝,内忧外患,连年战争,国库空虚,崇祯曾将内府库藏的历代各种铜器,全数发给宝源局,拿去熔铸钱币,其中包括上古三代及宣德年间的铜器。
唇口,束颈,鼓腹,底承三短柱足,精铜为材,入手厚重,造型端庄稳重,仿商周古青铜鬲式样,底落“宣德年制”四字二行楷书刻款,工整清晰,此炉古朴典雅,包浆晶莹光润,工艺精湛,不为多见。
一个好的宣德炉,首要铜质要好,‘其次型制要入谱,皮色要漂亮,款识要精细。看宣德炉从铜质下手。原料zui能阐明新老。明代的炉子口薄、底薄,无须加剧,可是压手,就是因为铜质好,铜的精粹程度很高。通常的铜经过四炼即可呈现出珠光宝色,而宣炉所用的铜,zui精者十二炼,zui劣者也有六炼。炼的次数越多,杂质去得越多。皮壳包浆可以作伪,可是铜胎换不了。所以看炉子先看足底的铜质。
大明宣德炉近几年部分成交记录:
藏品名称————————成交价格——————成交日期
大明宣德炉——————成交价:rmb100万——成交日期:2015-05-31
大明宣德炉——————成交价:rmb105万---成交日期:2015-12-23
大明宣德炉——————成交价:rmb136万---成交日期:2014-12-28
大明宣德炉——————成交价:rmb500万---成交日期:2014-01-19
西周晚期宣德炉————成交价:hkd203万---成交日期:2014-11-28
大明宣德炉——————成交价:hkd111万---成交日期:2014-01-04
大明宣德炉,是明代皇帝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参与规划监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我国历史上首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为了制造出精品的铜炉,在朱瞻基的亲身催促下,悉数制造过程,包括炼铜、外型有必要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契合适用目标、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再呈给其亲览,并阐明图款的来历和典故的出处,经过选择判定后,再铸成什物样品让其过目,满足后方准开铸。因此,大明宣德炉成为了明代宣德皇帝御用香炉,有着zui高等级的地位,目前真品存世量仅千余件。
公司运 用专业团队,博学多才的鉴定专家,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为广大藏家提供zui精细的一手资料为藏家提供zui真诚zui有效的收藏建议。同时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资源的全角度宣传,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的宣传阵容,为海内外收藏家,艺术家搭建一个广阔的文化艺术品收藏交流交易平台,携手共赢中国文化市场的繁荣 。
自定义参数:您可以手动添加产品参数,最多可以添加5条。参数名和参数值的内容不能相同并且不能为空;参数名的输入内容不能为纯数字。: 什么是参数名、参数值?
:删除
:删除
:删除
:删除
添加更多
厦门伯得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18965128539
中国 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