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课程】 国学在农业转型中的应用
2017年11月21日,为引领农业企业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趋势,促进农业企业变革创新,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和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农业企业人才队伍,武汉市农业农头企业协会特别举办武汉市2016年农业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研修班。
武汉萃辰天心文化传播集团董事长付健作为本次研修班六大板块内国学板块的讲师受邀讲授开班课程。文化是一个名族的基石,是一个企业的基础。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推动,员工的精神面貌是企业的重要表征。本次国学课程的内容也是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主讲的题目为儒家文化的内圣外王之道。
本次培训班由武汉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主办,武汉尚元管理咨询公司承办,武汉市农业委员会支持。上午的八点半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黄炳堂副会长主持开班仪式,王玉珍副主任和高申东处长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之后,付健老师开始了内圣外王之道。付健老师开篇提出:“当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正在建立起一种直通车式的联系,当代企业管理者的致胜法宝,是将东方与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与统一。”
“内圣外王”一词来源于对儒家经典《大学》的归纳,也是中国人人文精神的追求。中国人一直强调德与位的关系,《中庸》提到对舜的评价为德合圣人,尊为天子。只有大德者,才会得到其相应的地位。古人也一再地强调德不配位,必有余殃。作为一个管理者只有勤修内圣之道,固守自己内在的德性,才可以施行外王之事,建立举世之功业。
其实“内圣外王”虽然是对《大学》全文的高度概括,但是其“内圣外王”一词却出自于道家经典《庄子》一书中,这也说明文化之互通,道德之同源。在课程中付健老师也提到了道家的管理之道,其中对管理者提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良策,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主要负责的是宏观调控,所谓的无为之治其实透露的是防微杜渐,而不是在后面对突发时的临渴掘井。行不言之教,这是对企业管理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拷问,一个成功企业家自身带有的气质是富有高度感染力的,不需要言语的说明,自然有很多人推崇,方可形成一种企业的文化。
课程的结束,付健老师总结了管理的原则;“人和企业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冲击同一个中心问题,而不是把能量分散到新的领域、人事功能或问题上。”
回顾整个课程,其实所有的管理战略,到头都会回到施行者的身上,所以用付健老师的话来说领导别人的境界是引导者自己管好自己,追结到一点上为“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只有管理者自己管理好自己方可管理好一个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