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台湾人口为2300万人,65岁以上老龄人占10.4%,人均gdp为17509美元,人均卫生支出达到1087美元。从国际比较来看,其卫生投入效果比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其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为6.4%,比其他发达经济体都低;其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相近;人均寿命达到男75.6岁、女81.9岁。这说明台湾的医疗卫生体制有其独到之处。
台湾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也是经过多年演化而来的,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卫生行政部门既负责医药卫生服务提供,又负责服务筹资。台湾的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是高度统一的“大卫生”体制,而且其立法机构已明确,到2012年要合并成立“卫生和社会福利署”。
二是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且以社会资本办医为主。目前台湾已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诊所正逐步增加。医院从1999年的787家减少到2009年的514家,而诊所从15322家增加到19792个。
三是医疗卫生服务筹资由 的健康保险局实行一体化管理。除健康保险基金以外,健康保险局还承担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的统一审核支付管理。
四是健康保健付费方式是引导患者就医、调控资源流向的“指挥棒”。引导患者就近就便在诊所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引导逐步建立逐级转诊制度,引导医患双方共同控制住院床日,从而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五是政府补助重在补需方,对供方的直接补助逐步减少。各级政府的医疗卫生支出主要用于对低收入群体、退伍退役军人等参保缴费的补助,逐步压缩并减少对公立医院的直接补助,现在主要是一次性建设投入。
六是以医疗品质评价为手段推进医院服务质量乃至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公私医院努力推进医院的品质管理和文化建设,促进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尽心尽力为病人提供服务和方便。
台湾还建立起了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以及政府对医疗机构监管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