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的这些常识

房价上涨,租房生活成为很多人不得不经历的过程。但是大多数人对关于租房的法律知之甚少,这也是导致租房纠纷产生的根源所在。所以了解关于租房的法律常识,对于避免纠纷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十分必要。我整理了房屋租赁常识以供在租房和解决租赁纠纷时有所参考。
一、租房合同相关的法律常识:
1、租房合同是否必须要签,是否必须用书面的形式
近年来,人们法律常识逐步提高,对于租房合同的关注也越来越注重,书面合同逐渐代替口头租房合同。我国《合同法》规定,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由此可见房屋租赁期限不满半年的,可以采用口头租赁合同或者书面租赁合同,房屋租赁期限在半年(6个月)以上应当采取书面形式租赁合同。但是采用口头合同风险较大,小编建议,即使是租期短,也要订立书面合同,较大限度的保证自己的权益。
2、定期租房合同与不定期租房合同。
顾名思义,定期合同是指租赁双方明确约定了租赁期限的房屋租赁合同,相反,不定期合同是指没有约定明确的租赁期限。我们平常所签的一般是一年期、两年期的定期合同。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情况的合同属于不定期合同:一、租期超过6个月但未订立书面合同的;二、租赁期满,承租人继续使用房屋,出租人没有提出异议的,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的。对于不定期合同,出租人和承租人都可以随时通知解除不定期租赁合同并不负违约责任。比如甲乙双方订立了一年租房合同,但是一年后乙继续住在房屋内,并且没有和甲订立新的租房合同,乙可以提前一个月通知甲解除合同,并且不支付违约金。
3、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租房合同
无论租期是否到期,租赁双方都可以申请解除租房合同,只不过会涉及到违约的责任问题。正常情况下,房东提前收回房屋或者租客提前退租是由违约方承担责任,并支付违约金。但是如果出现合同中约定或者一方违约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情况时,守约方可以解除合同,并不负违约责任。对房东而言,租客无故拖欠房租、故意破坏房屋设施、在出租房内从事违法活动、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等情况,房东可以解除合同。对于租客而言,房东不提供房屋修缮服务、房屋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等情况可以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