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行业是流通行业的重要子行业之一,储藏和保管商品就是主要业务形态。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物流过程是由一系列的“供给”和“需求”组成。当供给和需求的节奏不一致时,即出现生产的产品不能及时消费或者存在需求不能被满足时,需要建立产品的储备来满足后来的需求。所以,仓储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生产和需求在时间上的不一致。
由于仓储涉及到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决定了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目标,所以仓储的设计在供应链中位于核心地位。仓储布局及其管理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1. 仓储布局
仓储布局的设计在供应链设计中具有核心地位。仓储物流的研究比较初是从解决“牛鞭效应”开始的,即在多个环节的流通过程中,由于每个环节对于需求的预测存在的误差会随着流通环节增加而增加,库存也就越来越偏离最终的实际需求,带来保管成本和市场风险的提高。
所以库存的管理牵涉到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包括供应商采购、制造、装配到分销;同时也牵涉到物流流程的设计、配送中心的建立和生产方式的选择。
1)库存优化控制
库存的优化控制决定了仓库的商业模式和管理目标。如传统制造业中,仓储是用来存储和备货;而运用jit 模式等以效率比较高配送为目标的企业,是以实现降低库存数量、提高进出货效率为目的;
2)仓储作业操作
仓储作业的操作是比较基础的部分。这个部分要根据上一层确定的控制目标和管理模式来落实为操作流程,同时还要与众多的专用仓储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如wms 、erp 等相结合,所以技术是仓储作业操作的关键。
2. 仓储功能的变化:由静变动
仓储按功能分类可分为静态仓储和动态仓储。在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产业链被消费市场反向拉动,消费需求驱动贸易周转加速。相比静态仓储,流通型仓储更偏重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流动性,更能适应消费者对时效性的需求。1)仓储的功能分类仓库类型按功能分类可分为仓储中心型(静态)和流通中心型(动态)仓库。传统的静态仓储服务商提供安全、低成本静置仓储服务。而动态仓储服务更倾向于消费市场,主要以流通为目的而并非长时间的储存于保管,所以更注重出入库效率。 消费市场拉动仓储功能转变在供过于求的环境下,终端消费市场会转变为买方市场。随着市场上互为代替的商品越来越多,消费者可选择的商品种类也随之增加,而需求变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一个特定产品被其他同质产品替代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大。
二、中国仓储行业的现状和困境
(一)我国仓储行业现状
仓储业是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仓储业是以国有企业为主导,民营与外资共同发展的竞争格局。1.仓储业是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物流行业持续发展,2014 年我国物流总费用可达到10.6 万亿元,同比增长7%。从物流业增长值的比例构成上看,尽管交通运输在物流也得比例可达70%左右,但仓储业占物流业年增长值的比例在不断上升,2014 年可达到8.81%。 从物流费用的构成来看,2014 年尽管交通运输费用占到物流总费用的50%以上,但是与仓储行业相关的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比例占到物流总费用的47%,将近一半;从固定资产的投资来看,物流业在仓储行业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增加,2014 年达到5159亿元,虽然2014 年投资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是也可以达22.8%,处于较高水平。 2.仓储业格局:以国有企业为主导,民营与外资共同发展2010 年仓储行业普查中显示,我国仓储行业以国有行业为主导。整个行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总额3627.5 亿元,约占总额的64%,具有相对优势;而民营和外资企业分别占比22.6%和8.65%。资产过亿的大型仓储企业874 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到六成以上比例,有550家。此外,5%的亿元以上企业资产占到全行业总资产的71.4%,95%的企业资产只占到总资产的28.6%。由此看出,国有大型仓储企业占据大部分资源。但是近年来,随着物流地产的规模增加和仓储管理的兴起,我国仓储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渐获的竞争优势。
上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 年10 月,主要从事现代智能自动化物流系统,主要有自动化立体库系统as/rs(automated storage&retrieve system),电子标签拣货系统dps(digital picking system) , 自动导引车系统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自动货柜(automation counter system)等,这些产品与上柏开发并不断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满足客户的物料搬运及自动化物流需求,为客户打造信息时代的全新生产模式,实现生产力的飞跃。
请咨询:4006605611热线,或发送您的需求至info@symbol-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