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还能投资吗
深圳志诚兴地产公司
房地产近几年的热度似乎没有那么高了,人们投资房地产也更加趋于理性了,或者说投资的门槛也被政策越调越高了,似乎投资房地产已经变成不那么赚钱的一个投资选择了。
那么,房地产还到底能不能投资呢?
答案是可以的,房地产是一种商品,任何商品都是可以投资的,因为只要是商品,它的价格就会随着市场而波动。
房产还能投资吗
但是现在对于投资房产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不再像以前一样组个什么温州炒房团,随便在北上广深的楼盘买个一层或一幢就能够赚到钱了。
我们必须在复杂的投资环境中分析出投资房产的规律,而不再是乱拳也可以打死老师傅了。
我国房地产的现状是房价不仅承担了房屋自身的价值,还承担了很多别的方面的附加值。
房产还能投资吗
举例1:学区房,房价承担了原本教育的价值,如果我们可以拼价格的高低来选择学校的话,那么那些undefined的学校就完全可以自主制定学生的学费,可是因为9年制义务教育的问题,学费是免费的,但是优质教育资源有限,有太多适龄学生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读undefinedundefined的学校,这样就必然需要有筛选,既然有筛选,就必然需要制定筛选规则,原本通过价格方式的筛选方法是很undefined的,但是由于我们的伦理观说服了我们,教育不可以看做一种商品,所以就没办法给教育定价,由此,筛选入学资格的任务就落到了房产的头上,于是有了学区房的政策,那么我们接着分析一下,学区房是否把房价增加了一部分,如果因为入学资格的问题抬高了部分房价,那么那些为了让子女入学优质学校的家长是否多支出了一部分教育的费用,而这部分的费用可能远高于原本教育筛选的价格,最终我们来看一下优质学校的学生是哪些人呢?这不难分析吧,应该还是那些有足够的金钱买得起学区房的人吧?有人说现在实施租售同权了,那好,如果租赁也可以获得入学资格的话那么是不是比以前只有拥有房产才能入学的人群基数要大了啊,如果原本可以满足需求的,现在基数变大是不是无法满足多出来的这部分人了呢?那么我们就必须再制定一个规则来进行区分,否则的话学校的生源就只有那么多,师资能力也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入学需求,超出部分就无法满足,而最终不管是什么规则可能都会绕到价格上面,比如高昂的租金。
房产还能投资吗
举例2:路权的使用,有人说你说学区房还算有道理,说什么路权使用是不是就有点胡说八道了,好的,我们来看看现在的路权是由什么区别的,大家都经历过堵车、堵地铁吧,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堵车可能会让人发疯,听说过一起案例,就是一个私家车驾驶员因为堵车实在太严重,最后从立交桥上跳了下去,这是一个惨剧,但是由此可以看出堵车的现象是多么严重,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解决堵车的问题呢?答案是有的,我想不管什么城市你也一定经历过路上很通畅的时候吧,就是不在高峰期的时候路上可能会是比较通畅的,那么解决方案就出来了,如同电力的使用一样,分成峰谷电就会缓解一大部分的高峰,如果汽车出行能够平均一点的话是不是就不会造成高峰期的拥堵啦,或者说就不再会有高峰了,可是绝大多数的企事业单位上班时间都一样啊,怎么错峰呢?如果我们人为的去错峰是否可行呢?可是大家都知道下班了多数人都想立刻回到家和家人团聚,如何让他们不回家呢?这里就把路权引出来了,因为道路的使用效率是不同的,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时段制定不同的使用价格,就是道路收费,如果上下班的高峰期收费较高,自然就会有一些不愿意承担较高路费的人群选择提前上班或者推迟下班,这样就把高峰期道路的使用权力让给了那些愿意承担较高路费的人群,而现在的道路使用权在所有有车一族的手里,我想什么时候使用道路就什么时候使用,才不会去管什么高峰不高峰。而购买汽车的权力却过渡给了房产,很多城市对于车辆的购买有限制,比如户籍的限制,而户籍很多时候是通过房产来实现的,这样就等于把道路的使用权力交给了房产来做区分,所以房产承担了选择路权所付出的代价。
房产还能投资吗
还有很多别的权力让渡给房产的例子,户籍、医疗等等,综上所述,房产承担了太多不属于房屋自身价值的价值,导致房地产价格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涨幅较大。
现在我们弄明白了房产为什么会那么高价格了,对于我们分析如何投资房产是有很重要的帮助的,我们要想投资房产,就必须要除了分析房地产本身的形势之外还要分析所有把附加值加注到房地产身上的行业。
在理性分析了所有相关产业之后我们就会得出一个相对系统性的结论,这时候就可以判断是否可以继续投资房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