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提取物 温肺化痰 利气 散结消肿

  • 主要成分:含芥子油甙(glucosinolate),内有白芥子甙(sialbin)。还含脂肪油,芥子酶,芥子碱(siapine)和赖氨酸(lysine),精氨酸(argi
  • 提取来源: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植物白芥 Sinapis alba L. 的干燥成熟种子
  • 检测方法:HPLC
  • 含量:10:1 20:1
  • 品牌:
  • 外观:棕黄色粉末
  • 应用剂型:粉末、胶囊、片剂、颗粒
  • 临床应用:医药、保健
  • 包装:1kg/袋,25kg/桶,内用双层塑料袋,外用纸板桶
  • 保存期:24
  • 新奇创意项目:报名

 
产品名称:白芥子提取物
英文名称:sinapi albal.p.e
拉丁名:semenbrassicae
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
质量标准:比例:10:1
植物的使用部分: 种子
色泽: 棕黄色外观:
粉末目数: 80目
气味: 特殊气味干燥
失重: ≤1
灰分: <5
重金属: <10ppm
农药残留: <2ppm
微生物标准总细菌量: <1000cfu/gm大肠杆菌未检出沙门氏菌 未检出霉菌和酵母菌 <100cfu/gm
功能主治:小剂量能引起反射性气管分泌增加,而有恶心性祛痰作用,白芥子甙水解后的产物白芥油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致皮肤充血、发泡。白芥子粉能使唾液分泌,淀粉酶活性增强,小量可刺激胃黏膜,增加胃液胰液的分泌,大量催吐;水浸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保存:置于阴凉干燥、避光,避高温处。
保质期:两年
包装:内用双层塑料袋,外用纸板桶(25公斤/桶)。
药材简介:
性状:白芥子:呈球形,直径1.5~2.5mm。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具细微的网纹,有明显的点状种脐。种皮薄而脆,破开后内有白色折叠的子叶,有油性。无臭,味辛辣。黄芥子:较小,直径1~2mm。表面黄色至棕黄色,少数呈暗红棕色。研碎后加水浸湿,则产生辛烈的特异臭气。
产地:安徽、河南
采收加工: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性味归经:温;辛;归肺经
功能主治: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整粒敷穴位。
禁忌:肺虚久咳及阴虚火旺者禁服。
服。

西安四叶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市场部
王展
1512902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