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90早新闻以《为了口罩,上海制造业龙头们来了一场特殊的接力》为题,报道了“上海制造”多家龙头企业以战时状态迅速响应口罩生产任务,以满足社会口罩需求的新闻。
上海电气在这场接力中的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制造完成口罩生产线。
上海电气旗下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作为上海市政府指定的生产防疫产品重点企业,第一时间满负荷投入口罩产线的制造工作。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实地察看上海机床厂口罩机生产进展
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总裁贾廷纲说:“郑建华董事长在电话里就跟我讲,上海电气所有的工厂对你开放。我们是五个企业的联动,设计、零件加工、组装、总装装配、调试,这样才能把时间压缩得很短,把口罩机做出来。”
制造口罩产线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先期生产的机型为“高速平面耳带式自动口罩机”,共有1400多个零件,工作效率为120件/分钟。通常情况下,制造周期为35天,安装调试需要10天左右。
面对紧急任务,上海机床厂总经理芦华要求全厂开通特殊通道,边设计、边采购、边加工,甚至用加工精密磨床和核电堆内构件的特种机床来生产口罩机的核心零部件。同时安排场地和人员,消化装配图纸,进入紧张的生产调试阶段。
“全厂不用动员,大家知道要做口罩机,甚至厂里退休的员工都回来了。在现场你看到有头发很白的,他自己来的,问我过来能干点什么事情。”芦华说。
退休员工为制造口罩产线尽一分力
任务启动的第一天,技术部门首先投入到工作中。为了使设计资料能够符合生产要求,机械设计首先对来料零件图纸及投料报表进行转化,以满足生产投料的需求。技术人员通力合作,首日便完成了生产报表的转化,次日将所有图纸完全转化。
生产制造部门和采购部门同样突破常规,特事特办,为每一个零部件设定配套时间。在采购中,江苏省的关键零部件生产商因疫情停产,上海机床厂通过政府途径跨省联络,紧急协调复工复产,保障零部件供应。
在图纸设计、设备装配、产线调试期间,工程师同步熟悉、消化图纸,开始编写程序。通过近1000名员工分工协作,技术、采购、加工、操作、装配人员共同群策群力,保证了口罩机准时到达用户现场进行安装调试。
最终,凭借专业的自动化设备制造能力和新工艺开发、个性化定制优势,上海电气仅用7天就完成了平面医用口罩全自动一体机的研发工作,10天完成了首批设备生产。
在举国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上海电气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也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制造新航母”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