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集团向SEC递交招股书 计划筹资约1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

作者:刘深
京东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资本动作加码。
5月13日凌晨,达达集团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递交招股书,计划筹资约1亿美元。招股书显示,达达集团首次公开募股募集到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投资技术和研发、实施营销计划和扩大用户群。
达达集团前身为同城即时配送服务平台达达,2016年京东入主整合后,其便由达达和京东到家两个运营主体组成,业务也逐渐从单纯的“配送”延伸至“零售+配送”。去年12月,达达+京东到家的组合“新达达”正式更名为达达集团,此举也被业界视为其正在为上市铺路。
事实上,关于达达集团的上市消息从去年8月开始便开始在市场流传,今年1月还有报道称,达达最快将于2020年上半年正式挂牌上市,预计募资规模约为5亿美元。
如今达达集团ipo计划正式落定,1亿美元的募资额似乎有些低于市场预期,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金融界表示:“目前中概股登陆美股,定价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中介机构对资金的引导能力,如果中介与主要投资者关系良好、推介得力就可能定价高,否则就定价低,所以募资金额应该是在询价的基础上”,当然目前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中概股整体遇冷等背景也是投资者询价时会考虑的因素。
达达快送+京东到家:从独立到合力
从招股书来看,达达集团的表现确如其创始人蒯佳祺早前所说:“我们的生意越来越扎实,可预期性越来越强。”
招股书显示,达达集团收入近三年持续高速增长,尤其2019年下半年实现加速增长:同比增速达90%,2020年一季度收入增速进一步提升至109%。而在收入加速增长的同时,公司的整体运营费率则呈大幅下降趋势,达达集团亏损率近三年持续收窄,经调整的净亏损率在2019年大幅优化近一半至45.8%,2020年第一季度在此基础上继续大幅优化至17.6%。
达达集团的营收主要由达达快送业务和京东到家业务构成。达达快送的收入主要来自向物流公司、连锁商家、sme商家及个人提供的最后一公里和同城配送服务;而京东到家则是通过为平台向商家收取的佣金及配送服务、向品牌提供在线营销广告服务等获取收入。
2016年,达达与京东到家整合,但实际上,在合并后的三年时间里,二者业务上虽各有增减,却始终保持着独立品牌,彼此间的协作思路也展现的并不清晰,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界对其融合成效一直充满疑虑。
直到去年12月更名之后,以“零售+配送”双核驱动战略正式提出,达达集团将京东到家和达达快送两大子品牌形成合力之势,才算真正厘清了自身的战场和所能发挥的生态优势——京东到家作为本地即时零售平台,搭建从大卖场、便利店到精品超市的多类型、全业态商超矩阵;而作为本地即时配送平台的达达快送,则搭建起由落地配、即时配、个人业务三大板块组成的立体化配送服务体系。
清晰的生态体系下,加之疫情对于即时配送行业的催化影响,京东到家平台单量达到去年春节同期的5倍,连带达达集团的一季度表现也突飞猛进,亏损率大幅优化。招股书中援引艾瑞统计数据显示,两大平台在商超即时零售、社会化即时配送两个领域中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到,达达集团净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京东集团、沃尔玛和永辉这三家大客户。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由京东给带来的营收,在达达集团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是56.7%、49.1%、50.5%;沃尔玛带来的收入占比则为4.6%、13.0%和14.9%。二者均为达达集团的战略投资方及股东。从一定程度来看,可以说是京东、沃尔玛联合为达达集团打开了ipo的大门。
即时配送三足鼎立 达达领跑上市接力赛
一直以来,作为新零售发展的“刚需”,即时配送领域一直不乏巨头身影。
仅去年,就有美团配送、顺丰同城配送等独立子品牌先后推出,阿里巴巴旗下饿了么口碑也宣布即时物流品牌“蜂鸟”独立,这意味着,即时配送已经不单单只作为企业一个业务而存在,而是上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
这背后与即时配送的发展现状不无关系,随着新零售对人们生活的进一步浸透,即时配送已经成为新零售基础设施的标配,据《2019年中国即时物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行业规模预计为1312.6亿元,2020年将达到1700.8亿元。千亿市场,嗅觉灵敏的巨头自然不会轻视。
不过,尽管入局者众,但从目前来看,达达集团、美团配送以及阿里巴巴旗下的蜂鸟配送仍是业界难以突破的寡头。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19年第1季度中国即时配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从市场格局来看,蜂鸟配送、达达集团、美团配送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8.4%、25.6%和24.8%,三大平台合计的市场覆盖率近80%。
可以看到,三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这也足以说明即时配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但在业界看来,对于达达集团而言,这样的成果并不能算是满意。快递专家赵小敏称,“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后,瞄准的是行业龙头,这样的成果只能说是不及预期。”
诚然,以京东与达达快速的物流实力来看,二者的合并当是强强联合,不想却只能与美团配送、蜂鸟配送平分秋色,甚至被其压了一头,这与二者早期各自保持独立、未能形成合势不无关系。
如今,达达集团已经将自身的业务条线、市场打法和领域优势更清楚地展现给了市场。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达达快送业务覆盖全国2400多个县区市,日单量峰值约1000万单;京东到家业务覆盖全国超过700个县区市。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商业模式来看,达达集团已经上岸,具备了独立上市的底气。
不过,目前中概股在美股遇冷,达达集团的上市路,还有一些不确定性。但一旦其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达达集团将成为即时配送第一股,这意味着,即时配送的创业草莽期将告一段落,未来,一场关于及时配送的上市接力赛,即将开跑。
来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