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到聊城物流公司,1969年9月,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建设者齐聚鄂西北,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公司的前身)拉开了建设序幕。自此,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东风人。正如全国人大代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王涛班”班长王建清所说:“东风的发展变迁,是中国汽车业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从0到1,峥嵘岁月创造“东风速度”针对当时国家投资不足和没有技术支撑两大困难,二汽第一代领导人饶斌创造性地提出“聚宝”和“包建”的办法,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使二汽成为那个年代中国最高机械水平的工厂。二汽第二任厂长黄正夏在回忆录中写到:“饶斌以身作则,带着我们一起去拉板车,硬是把钢材从汉江拉进了十堰。为了搞好建设,没有人叫苦叫累。”1975年6月,二汽建成,第一个基本车型两吨半越野车eq240。在保家卫国中完成了艰巨的运输任务,被人们誉为“功臣车”、“英雄车”。在驰援国家建设的同时,先后攻克了工艺、设备、工序等一道道难关,终于形成了两吨半、三吨半越野车,以及五吨、八吨东风牌载重车的生产能力。1978年,5吨民用车eq140下线,向国家上交利润279万元。1979年,二汽总工程师孟少农提出成立技术中心的建议,拉开了建设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