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斑蝥banmao
【别名】羊米虫、花斑毛、放屁虫、花壳虫、小豆虫、斑猫、花罗虫。
【英文名】Mylabris。
【药用部位】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phalerata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cichoriiLinnaeus的全体。
【动物形态】南方大斑蝥:体长1.5~3.0厘米,黑色,被黑绒毛。头部具粗密刻点,复眼大,略呈肾形。触角l对。前胸长略大于宽。鞘翅端部阔于基部,黑色,翅基部有2个大黄斑;翅中央前后各有一黄色波纹状横带。足有黑色长绒毛,前足、中足跗节均为5节,后足跗节为4节。腹面亦具黑色长绒毛。黄黑小斑蝥:与南方大斑蝥相似,体较小。
【产地分布】多群集栖息和取食,多危害大豆花生、茄子及棉花的芽、叶、花等。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采收加工】7~8月于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捕捉时宜戴口罩及手套。捕得后,置布袋中,用沸水烫死,取出晒干。
【药材性状】南方大斑蝥:呈长椭圆形,长1.5~2.5厘米。头部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脱落。背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横纹;鞘翅下有棕褐色薄膜状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