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和畜牧的新型树种——杂交构树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在内蒙着陆,历时4天18小时。神舟七号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在中国内蒙古着陆场。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在距离2005年10月19日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开舱已经将近一周之后,那些神六返回舱中搭载的神秘种苗都是什么植物?经过多天的太空飞行后回到地球能否存活?在近一周的时间里,种苗被植物专家如何“拯救”和“培养”?太空种苗的变异将对我们的未来产生什么样的意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探访了神六种苗的试验基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研究中心。光合中心负责此次神六搭载种苗试验的研究员沈世华博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从神六返回舱中取出的种苗已经全部“转移”到培养皿中,基本都已移植成活。预计生长最快的种苗下月就可入土栽培。没错,这就是第一批杂交构树。杂交构树又称高蛋白饲料树,为桑科构树属,多年生落叶乔木。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通过遗传育种、分子育种并对野生构树中的关键基因克隆,采取基因工程、新种质创制,和连续多次的航天搭载诱变等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