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照分离解释


证照分离指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审批的改革。国务院常务会议2015年12月16日审议通过了《关于上海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决定在上海浦东新区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开展"证照分离"改革,主要是聚焦办证环节,通过采取改革审批方式和加强综合监管,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使企业办证更加快速便捷高效。在改革审批方式上,按照易操作、可管理的要求,从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许可事项中,选择审批频次比较高、市场关注度比较高的110多项行政许可事项,先行开展改革试验。


2018年2月,国家工商总局表示,将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推动"照后减证",大幅减少行政审批,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9月27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11月10日起,在全国对第一批上百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推进“照后减证”。2018年10月10日,《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