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山片人民真苦

今天,我有事情开车从朋口经池溪、桂花、赤坑、下罗地等村庄到达新泉,一路上,发现朋口到桂花村的道路都已经铺了水泥路面,而桂花村到下罗地却还是黄泥路,坑坑洼洼,很难行走,这条路连着新泉镇和朋口镇,是池溪村、桂花村、赤坑村等几个村庄村民同通往新泉镇的必经之路。看着这些质朴的内山片老百姓面对这样的交通状况一脸的沧桑和无奈,我的心一阵阵的酸楚。在我们现代人享受大路畅通,交通便捷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为我们的内山片的劳苦大众想想,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切实的出行困难!
网友同志:
您好,您反映的关于内山人民真苦的诉求件,现回复如下:收到您的诉求件后,我局即指派专人对反映的问题进行实地核实、了解,并进行分析,现将相关情况反馈如下:
一、路段核实情况:
1、路况现状:经现场核实,反映路段为新泉新罗至朋口桂花路段,长7.26公里,是县道清新线的一部分,省级公路数据库中路线编号为X661。此路段现有路基宽约3.5-4.5米不等,土路面,路基排水设施不完善,特别是纵向排水沟多数已破坏或堵塞,多数路段存在土路面上过水现象,造成路面坑槽多、凹凸不平,行车难问题,进行道路硬化十分必要。
2、路况差的影响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影响,沿线山体高大、地形较为复杂,造成原修建该路时建设准低,线形上弯急、坡陡;二是建设资金不足,排水沟为土沟,使用年限低,只求通行为主;三是在建设底子差,日常养护经费缺的情况下,公路通行能力不断降低。
二、道路硬化面临的困难:
1、项目投资大。
按现行福建省农村公路规划改建要求,县道必须按三级以上标准进行晋级改造。结合该路段的地形,按标准三级公路设计实施,设计时速为30公里/小时,路基设计宽7.5米,路面采用全路幅水泥路面宽7.5米,项目估算投资约为650万元/公里,其中:土地、林地报批,环评、设计、征地、拆迁、招标等各项前期费用平均约270万元/公里,建设投资380万元/公里。
新泉新罗至朋口桂花段7.26公里,项目总投资为4719万元,按现行补助政策可补1234万元,其中:省级补助1198万元,市级补助36万元,其余不足资金由地方自筹解决约3485万元。
2、全县急需改造的县道规模大。
我县经省政府核定县道共计350.726公里,其中:二级公路33.716公里,三级公路88.258公里,四级公路124.01公里,等外及断头公路104.742公里。按现行省公路农村公路规划改建要求,县道改造按二、三级公路以上改造,据统计我县县道需提级改造里程为228.752公里,改造里程占县道总里程的65.2%,估算改造投资14.82亿元。
3、项目建设期限长。要启动该项目建设,还要进行立项、土地、林地报批,环评、设计、征迁、招标等各项前期工作,从实施至投入使用,约需2、3年左右,建设周期长,工作难度大,发挥效益慢。
4、省级补助资金难以落实。
根据《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调整完善农村公路建设省补政策的通知》(闽交规[2014]2号),从2014年开始,全省农村公路实行“资金切块”管理,但下达的切块资金规模与我县农村公路建设需求差距很大,造成较大规模的农村公路项目无法启动。
根据省交通运输厅“统一规划,省地共建,县为主体”的建设体制,工程建设需要的土地、林地报批、征地、拆迁、设计、招标等各项前期工作的费用由县级配套投入。结合我县财政实际情况,采取分段、分批逐步建设的模式推进,现阶段主要以实施城区、工业园区、旅游区等主要经济发展的干道建设为主,短期内该路段建设资金问题无法解决。
三、解决问题方案:加强养护,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1、现有交通量情况:结合现有实际,该公路主要是朋口镇池溪、桂花、瑶里村周边与新泉镇新罗、洋梅互通为主,辐射人口约4405人,总体交通量不大。
2、加大投入公路养护:现有公路行车难主要是公路排水不畅,冲刷土路面问题,可采取加大公路养护投入解决,如下:
(1)、结合沿线企业特点,每年5月前结该公路实行路面修复及排水设施的养护;
(2)、加大投入,多渠道解决养护经费,一是鼓励沿线企业、乡村、群众自觉参与到爱路、护路、养路上来,采取投工投劳或投资等方式,二是县交通养护部门加大该路段的养护工作力度,三是建议县财政投入专项整修资金对该路段的路基、路面、排水等工程进行修复,增设安全警示牌、凸透镜等安全设施。(连城县交通运输局于 2014-11-6 16: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