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家里老人说XX之声在河边组织活动,交20左右就能领三天东西,第一天两双网鞋,第二天一床空调被,第三天两个枕头,一百多对老人去老了两天也没推销什么东西,反而讲保健知识
我还在想怎么有这么好的活动,结果今天就出事了,家里老人拎回好多东西,问了才知道是4000多买的蜂胶,结果网上一搜就发现问题了(手机发帖不方便贴网站,大家可以在知乎网站上搜“金毅力”),全国各地都有人说家里老人被骗,都是一样的路数,先送东西,再洗脑推销,感觉这伙人流窜作案
而且这个牌子听都没听过,一看厂家就懂了,代工的,威海这个厂给很多牌子代工,大概30左右一瓶,推销价格最少坑了一倍!
老人家就这样被蒙骗走了一个月的收入
你好好的卖东西,没人说你,但你找上当地媒体,降低老人警惕性,先“送东西”,再洗脑推销是什么意思?
现在就两点疑问,
一是,这个杂牌东西能不能吃?
二是,xx之声有没有参与,有没有收别人说的一百万广告费?
希望大家广而告之,别让认识的老人再上当!
报纸会搞这个?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052898
报纸名称被版主编辑了,估计是怕惹麻烦,如果需要可以实名爆料,不知这帮人还在不在随州,大家小心
现在什么养生的 保健的 治疗这病那病的 保险类的都变着戏法的骗老人的钱
我们的莫西部门不作为
确实都是这样,关键是 编钟之声报 助纣为虐就很不应该
到底是套路深还是想占便宜的心太重???
骗子无处不在
套路太深,回农村去。
以健康为诱饵,以亲情为诱饵,以发财为诱饵,老年人除了因年老体衰而造成的反应迟钝外,有的人盲目追求健康或迷信高额投资回报,是他们被“套牢”的重要因素。再加上网络时代,各种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而老年群体中,触网的人相对较少。不是他们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对于网络时代的种种骗局缺乏认识,更容易受骗上当。
还有一点,就是老年人对传统媒体的认同度高于年轻人。在老年人看来,报纸、广播、电视上说的,总不会骗人的。事实并非如此。当下,电视媒体养生节目泛滥,缺乏监管,有的甚至与保健品厂商勾结,使养生节目变成了推销养生产品的场所。如果不是媒体披露那些“广告表演艺术家”的履历、“教授”、“中医专家”造假,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蒙在鼓里。
随州xx之声.老火车站旁边,专门每天营销,洗脑老人,推销产品,骗人,一骗就是几千,难道都没有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