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绍兴教师考调问题


现在看到很多人说教师考调,不管从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角度还是考虑个人家庭因素。总的来说就是有关系的不用通过考调也能调整工作,没有关系的基本没有机会调动。特别的现在的学前教育教师,每年的教师考调都没有这些学前教育教师的机会。

考调就是找啊找啊找关系

越城区没有考调这回事

考调其实就是一个幌子,特别是某任局长当政的时候,还是由MONEY和关系决定的,那个分数么,鬼才晓得是不是真实的。

都一样的,想调动一下,除非去找关系,找关系又涉及到钱的问题,唉

任何时代,关系总是重要的。记得有几年,某区文件中说,为了解决部分重点高中部分学科的师资问题,那些具有某种业务方面荣誉的教师,可以直接调入柯中鲁中。
听听好像有理。但是,这实际上是某位老师刚好有一个类似优质课之类的荣誉,而其在局内刚好有一位科长之类的亲戚。如果凭真刀真枪地考,又不一定能进,于是,局出台了这一政策,等于是借着这一名义实现了暗中的调动。这实际上就是萝卜招聘。是一种先定人再定政策的做法,也就是看人下菜。

比方说,一位普通中学的老师想进绍兴或柯桥,但能力未必就强,考试未必能过。不过马屁不错,正好有一个什么县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之类的称号,其实是如何来的,大家都清楚。
那么,这位老师正好在局有一位亲戚在当什么长之类,于是,借着量身定做的文件来直接进了鲁中柯中。名义是“为解决重点中学师资紧缺问题,县内部分具有……称号的优秀老师,可直接调入”。
其实,这种情况不妨称之为“官商联合”(注意,我没有用“官商勾结”一词),由于上面有人,其调入的政策甚至都是上面为其量身打造的!
业务荣誉固然也是好的,但就像林丹那样,你没达到积分就没有外卡,除非比赛在中国办,否则,休想轻意拿绿卡。英国中长跑明星塞巴斯蒂安科当年没有通过奥运资格赛,连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求情都没用,只能不参加。否则,对其他运动员不公平。
而我们的教育系统,我们的文件居然如此漏洞百出,如此照顾关系户,如此不待见没有关系的老师,真让人一声叹息。

作为一线教师,最关心公平二字。
目前比较不为注意的情况是什么?就是局内部的人员中,可能也有一些亲戚朋友是老师或即将成为老师,因此,作为局中人员,毕竟好歹也有一句说好说,于是,在本来应该非常严肃的文件中,实际上暗含着某些机关,这些机关是什么?就是让这些亲戚朋友能“合理利用规则”,神不知鬼不觉地获利。而对于一线老师来说,本来蛋糕就小,现在还要被切去大半,千人挤独木桥,几十人上百人争几个调入名额,何其可怜也。

都已经能“合理利用规则”了,也不犯法,再说也没用啊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