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纪录片在央视首播,刷爆了朋友圈。
这部纪录片叫《零零后》,一共5集,豆瓣评分8.4,浓缩了一群“零零后”十年的光阴。
节目开播后,网络上围绕《零零后》纪录片、“00后”群体与家庭教育模式的讨论持续发酵。
网友们或分享观看感受,或追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或讨论教育的意义,反响热烈。很多家长说从中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很多青少年则说从中看到了自己成长的影子。
在这样一部持续拍摄十年的纪录片中,00后的孩子是什么样?00后的父母是怎样教育孩子的?老师、家长们又能从纪录片中获得哪些教育启示呢?
用10年记录一群“零零后”
从2006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从一所幼儿园开始跟踪记录十多位00后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持续10年时间,最后打磨出了五集纪录片《零零后》。
“十年,对于宇宙只是眼皮眨动的一瞬间,对于昆虫却是漫长的生死轮回。”
《零零后》的总导演张同道说,当时中国纪录片正处于低迷时间,自己没敢有这么宏伟的设想,可没想到这一拍,就是十年。
《零零后》是中国唯一一部长时间记录孩子成长的系列纪录片,通过对孩子以及他们家庭的记录,引发对当代教育方式、亲子关系、二孩政策等热点话题的思考。
10年记录,不同个性的孩子在不同的教育模式下成长为不同的人,有经历青春叛逆期的,有与父母关系发生变化的,有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发生改变的,而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故事。
留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