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一幢待拆3层小楼现诡异图案


今天(8月17日)七月半,很适合讲点诡异的事。上午,在绍兴诸暨高湖蓄洪区一座待拆迁的3层小楼里,有人发现了满墙的篆书。
仔细一看,这是一篇篆体的《千字文》。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学过国学的,基本上会念开头的两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文章最后落款为“丙申夏日X波篆”。
虽然满墙体的马赛克,但依然很明显是座新楼。
而且,内墙里除了《千字文》,还有很多卡哇伊的小黑猫。
《千字文》和黑猫的搭配真是有点诡异。
关于这些字画,竟然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笔者联系上了小楼所在村下季村的村干部。村干部来到这幢房子前,一眼就认出这是他一个亲戚家的。看到墙上的文字,他说:“我亲戚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哪里会舞文弄墨,这个文字,看都看不懂,不可能是他写的”。
为了证实他的说法,他立马电话联系上了这位亲戚、也就是屋主季先生。季先生听了之后,也感到意外,表示自己并不知情,去年12月,这幢房子就空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才写上去的。那么,这些文字会不会是在征用的时候留下的?我们从浣东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他们也并不知晓此事。不过别害怕哟~在阁楼遍布断砖的地上,有一床破棉絮,于是有人猜测,可能是哪个 “流浪才子”路过留下的印记。

流浪才子

古迹需保护----------------------------

这写字是历史古迹,需要保护

高手在民间的暗间

丙申年就是2016年。
丙申夏日X波篆的意思也就很清楚了。
问题是那粱上的四个大字,有点意思。

才子为什么会流浪

虽然看不懂,但是觉得这人绝对是高手,一个不显山露水的高手

那粱上的大字,是不是叫做,问时读古。
意思是不是也可理解为,问今读古或问今思古。
有房无人住啊,这不就是推背图吗?

换饭吃吗?

这人的文字、美学很到位,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才

其实不是流浪汉,是诸暨印社马某的作品,也是一时兴起所作,没想到出名了。。

人才啊!

你们忘了《机动部队》?

现在这粱上的这四个篆字已经有了三个读法。
一个是古读时间,一个是问时读古,还有一个是闻时读古。
主要就是那个落款的落法。古法的落款都在后面,所以问时读古,与闻时读古都对的。应该是从右读到左的。
不过我们的读书是习惯从左到右的,那么这四个字就成了古读时间又或是古读时问,古读时闻。不过这个落款是应该要落在右面的。
二种读法的不同造就了多重的意思。

他叫做马波吗?

查了一下,诸暨是有一个人在暨阳学院人文系做教师的,名字就叫做马波。
不知道是不是与印社的那个马波是同一个人人。

闲时读古

留到一百年后,这墙要成文物古迹了

不是个闲,闲的古篆,门里是个象形的木。

高手在民间啊,建议予以保存,留给下一代。 以前李白杜甫就是这样在墙上题词的。

篆字写法多了去了,春秋各国也自有文字。

闲时读古与问时读古是二种完全不同的意境。再说那也不是个闲字。
问时,在这里是有种责问的意思。责问这样的野蛮拆迁,可还是过去的越人。
那幅弯腰大人牵小孩手的图。图中能明显的看出那小孩不愿迁离故国家园的意思。
小孩子都不愿意走,可那弯腰大人却硬要拉着小孩离去。这弯腰就是那种大人悲奋的绝望意境写照。
故国家园不在,只能绝望而去。而这一切又是谁造成的呢?

这是文人的无声抗议,此地无声胜有声。

希望能够找到这位才子。

时狗好不好

找到后肯定会被当局打入冷宫。以破坏拆迁,蛊惑人心的莫须有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