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参加会议的时候了解到一家规模化猪场,此前响应国家号召通过补贴的方式将自己周边3公里之内的散养户全部清空,可是就在不久前猪场内还是出现了疑似非洲猪瘟的疫情。联想到此前国家为了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疫情,主张将规模化猪场以及种猪场周边3公里之内的所有散养户进行清栏处理,目的就是保护规模化猪场和种猪场,以保证后续国内的生猪供应。可随着这一政策的执行,依然有规模化猪场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所以笔者想问非瘟传播真的是散户的责任?
虽然说国内刚开始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时候是以散养户为主,可是随着非洲猪瘟的发生越来越多的规模化猪场开始发生疫情,尤其是2019年1月和2月所发疫情多数都是规模化猪场和种猪场。所以有专家认为将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责任一股脑全部推给农村散养户是有问题的,在非洲猪瘟的防控上农村散养户比规模化猪场拥有4大先天优势:
优势一、散养户卖猪频率低
在目前已查明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原因的疫情中,因为车辆和人员的传播占查明疫源疫情的40%以上,说明拉猪的车辆是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迅速传播的一个主要原因。而规模化猪场因为生猪存栏比较大,几乎每天都会卖猪,农村散养户存栏比较少,卖猪频率比较低,多数时候甚至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会卖一次猪,这就使得非洲猪瘟在散养户的传播概率大大下降。
优势二、散养户买饲料频率低
在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中,除了拉猪车辆的传播,再就是运输饲料车辆的传播,因为不可能保证一个猪场只用一个车拉料,规模化猪场几乎每天都有饲料和物资进场,而农村散养户可以半个月买一次饲料,如此非洲猪瘟传入散养户的风险也会下降。
优势三、工作人员的执行力更强
农村散养户多是夫妻两人自己开办的家庭农场,而规模化猪场都是从外面请的工人,这在非洲猪瘟的防控,生物安全工作上,农村散养户的执行能力显然更强,消毒更彻底、更认真,这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会更加到位。
优势四、人员流动少
规模化猪场的工人目前几乎是每个月或者每两个月休假一次,工人休一次假就好接触一次外界环境,而很多地区的外界环境都被非洲猪瘟病毒所污染,休假工人就有可能将非洲猪瘟病毒携带进入猪场。而农村散养户因为多是夫妻两人或者再找一到两人在工作,这就可以减少人员的流动和休假,也就更有利于非洲猪瘟的防控。
从以上4个优势我们可以发现,农村散养户在防控非洲猪瘟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所以随着国内非洲猪瘟发生率的上升和发生范围的增大,现在农村散养户非洲猪瘟的发生率已经低于规模化猪场了。
来源:农民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