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微信乞丐”又开始“讨赏”了 九江多数市民表示反感又无奈


九江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余薇)“太冷了,集资买个棉大衣,网友2元,同事3元,长辈8.88元,真朋友6.66元...”“给我包个红包吧,马上圣诞节了,买个小礼物,金额随意,看看我人缘如何?”使用微信的人应该对这类说辞不再陌生,当你看到朋友圈出现这类文字时,你选择视而不见还是选择发出小红包呢?
市民抱怨:“微信乞丐”刷屏讨红包惹人烦
“年底了,节日一个挨一个,又到了‘微信乞丐’们‘讨赏’的日子了。”近日,九江网友“糖果妈咪”发朋友圈称,自从微信开通红包功能,不少人的朋友圈被讨红包的人刷屏,尤其是年终岁尾更是泛滥,“但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微信乞丐’,几个小时就能赚几十元呢。”
随后,本网记者联系上这位网友杨小姐,她称,圣诞节还没到,朋友圈就如此盛行微信讨要红包,接下来的元旦、春节,更是要被刷屏。“朋友间互相娱乐下倒没什么,最可恨的是,朋友圈内一年没说过一句话的陌生网友也发来这种信息,看着有些反感”。
记者体验:“微信乞丐”收入可观
针对杨小姐反映的情况,本网记者也做了一个小试验。首先,本网记者按照朋友圈盛行的“乞讨文字”编辑发送,随机抽取朋友圈中50名微信好友及两个微信群发送了“讨赏”红包,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微友们纷纷发来“赏钱”。发1元、2元的微友居多,其中也有发超10元以上的微友。通过微信乞讨红包发现,一般能发“赏钱”的都是平时联系较频繁的人,甚少有交集的,大都却置之不理。
做完小测试后,本网记者随即采访了几位微友,“无所谓,朋友间发着玩呗,面额也不大,互相发,也亏不着。”市民陈女士说,自己过节的时候就喜欢没事发发红包,100元能娱乐很久,消遣的同时,更增进了朋友间的感情。
但市民聂先生则说,自己对“讨赏”这事儿很反感,但又很无奈,因为讨要红包的微友有事会直接写:“发多少,看看关系好不好”。
网友看法:多数网友不赞同此种行为
当你收到类似的信息会有怎样的反应?记者就此问题随机采访了几位网友。
微友“李小曼”:最烦没事发个消息过来要钱,还有多年没联系的人,也是够了,遇到这种情况,直接拉黑不联系。
微友“橙子橙”:非常厌烦微信讨要红包,可是遇到关系好的不给也说不过去,碍于面子,给个几块钱就算了。
微友“lovejing-5665”:一到过节,朋友、同事、同学都开始盛行讨要红包,不给说小气,给少了也说小气,哎,微信红包应该屏蔽。
微友“雨滴”:跟好朋友几个人小范围的玩微信红包游戏,不熟悉的千万别尝试,别人会瞧不起的。
微友“毛毛虫-虫虫”:朋友间一次两次可以接受,多了就没劲了。
最后,记者通过对微信好友采访发现,“微信乞讨”找对乞讨对象很重要,切勿以游戏的方式玩过了,伤感情更伤自己。
微信朋友圈遇讨要红包引抱怨

看到这些就会对这个朋友减分不少
一个朋友能接二连三的发我,在我从未收到他红包,而且已经发给他数次的情况下,真是恶心加无奈
看到这些就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