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面食文化闻名全国,是《舌尖上的中国》的常客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荣登这一节目的面食
玉米面窝窝头
玉米面窝窝头
玉米面窝窝头是一道美味的菜肴。
窝窝头是玉米面中加入白面、黄豆面等形成杂合面的蒸制品,在明清时叫窝窝,清末民初才开始叫窝窝头。“放着现成的和子饭不吃,偏要吃蒸酸菜窝窝头”,这是我省民间的一句习惯用语,意思是有好日子不去过,却偏要找着吃苦受穷受累。这句俗语也隐含着另一层意思,在古时的山西,小米、面条加蔬菜做成的“和子饭”是山西人餐桌上的上等饭食,而用粗粮做成的粗糙松散的“窝窝头”仅是果腹的食物,其味道是无法和“和子饭”相媲美。
然而,就是这山西人眼里最不起眼的窝窝头,曾经是慈禧太后的救命粮
霍州年馍
霍州年馍一种山西省的传统民俗工艺品,亦可食用。花馍可以说是山西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它体现出了山西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是具有北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品之一。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霍州位于山西南部的太岳山区,主要以种植小麦为主,馒头也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要食品之一。在人们眼里,馒头外形不过是一个圆圆的,可以饱餐的食物。可是在山西霍州,人们在馒头上下起了功夫。馒头被赋予生命,成为人们寄予希望和祝福的美好事物。
饸饹面
山西的面食种类很多,有据可查的现有270种左右。饸饹面是其中一种。
饸饹面在太原以北和刀削面一般在一块出售,以豆面为主,白面较少,往往是同一家店,白面是刀削面,豆面是饸饹面。太原虽也有,但是较少。晋中的饸饹面也挺普及,白面居主